Docking@Home: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小无编辑摘要 |
Zhouxiaobo(留言 | 贡献) 小 已结束。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Project | ||
| name =Docking@Home | |name=Docking@Home | ||
| logo = | |logo=Docking_at_Home_Logo.jpg | ||
| screenshot = | |screenshot=Docking%40Home.png | ||
| caption =Docking@Home 运行中的图形界面 | |caption=Docking@Home 运行中的图形界面 | ||
| developer =美国特拉华大学[[Image:United_States.gif]] | |developer=美国特拉华大学[[Image:United_States.gif]] | ||
| released =2006年9月11日 | |released=2006年9月11日 | ||
| | |app={{app/Windows}}{{app/Linux}}{{app/Mac}} | ||
| platform = | |platform={{platform/BOINC}} | ||
| | |subproject= | ||
|status=已完成 | |||
| status = | |genre={{genre/生命科学}} | ||
| genre = | |website=http://docking.cis.udel.edu/ | ||
|rss=http://docking.cis.udel.edu/rss_main.php | |||
| website =http://docking.cis.udel.edu/ | |||
| rss =http://docking.cis.udel.edu/rss_main.php | |||
}} | }} | ||
[[Docking@Home]] 是一个由计算科学家和生物科学家基于各自特定目标的协作性项目。从生物科学家角度,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拓展对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原子层次细节的认识,并藉此“寻找发现新药物的(新)视角”。从计算科学家角度,本项目致力于“发展志愿计算来实现对接程序的自适应多尺度建模”。根据当时已返回的结果和蛋白质配体复合体的鉴定特征,在运行时会对自然界同一现象分配不同精确程度不同资源需求的模型: | [[Docking@Home]] 是一个由计算科学家和生物科学家基于各自特定目标的协作性项目。从生物科学家角度,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拓展对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原子层次细节的认识,并藉此“寻找发现新药物的(新)视角”。从计算科学家角度,本项目致力于“发展志愿计算来实现对接程序的自适应多尺度建模”。根据当时已返回的结果和蛋白质配体复合体的鉴定特征,在运行时会对自然界同一现象分配不同精确程度不同资源需求的模型: | ||
*了解更多[http://docking.cis.udel.edu/about/project/ 关于项目] | *了解更多[http://docking.cis.udel.edu/about/project/ 关于项目] | ||
*了解更多[http://docking.cis.udel.edu/about/science/ 关于科学] | *了解更多[http://docking.cis.udel.edu/about/science/ 关于科学] | ||
*Docking@Home术语: [http://docking.cis.udel.edu/about/glossary.php 词汇表] | *Docking@Home术语: [http://docking.cis.udel.edu/about/glossary.php 词汇表] | ||
==项目完成== | |||
项目服务器在2014年5月23日停止接受任务包,并随后正式结束本项目。<br> | |||
在过去的9年里,共计98512名志愿者和264535台计算机为本项目贡献了计算能力,共计5422290917点积分。也就是说志愿者们贡献了大约159398584个小时(18196年!)的计算时间。<br> | |||
2014年1月项目方已经将取得的所有结果数据对外持续公开。 | |||
{{BOINC topics}} | {{BOINC topics}} | ||
[[ | [[Category:已结束项目]] |
2017年12月6日 (三) 13:33的最新版本
Docking@Home 是一个由计算科学家和生物科学家基于各自特定目标的协作性项目。从生物科学家角度,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拓展对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原子层次细节的认识,并藉此“寻找发现新药物的(新)视角”。从计算科学家角度,本项目致力于“发展志愿计算来实现对接程序的自适应多尺度建模”。根据当时已返回的结果和蛋白质配体复合体的鉴定特征,在运行时会对自然界同一现象分配不同精确程度不同资源需求的模型:
项目完成
项目服务器在2014年5月23日停止接受任务包,并随后正式结束本项目。
在过去的9年里,共计98512名志愿者和264535台计算机为本项目贡献了计算能力,共计5422290917点积分。也就是说志愿者们贡献了大约159398584个小时(18196年!)的计算时间。
2014年1月项目方已经将取得的所有结果数据对外持续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