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6-24 01: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跟市场化没有关系。
杂交作物的优势在于包含不同品系对于特定特性有利的优良基因之间的组合,而这种组合在水稻产生种子的时候很容易被破坏。
还记得孟德尔吗?虽然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作物(这也解释了当时为什么袁老找雄性不育系找得那么辛苦,雄性不育系一代就基本挂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基因会重新组合,也就破坏了原来杂交得到的组合。基因之间的调控是如此复杂,重新组合之后能得到原来组合的概率几乎没有。新一代的种子也就有着千奇百怪的性状,失去了优势。这个过程,如果没有生物工程的人工干预的话,单凭农民是很难阻止的。即使是政府出钱,杂交水稻还是不能留种,这是它本身决定的。
这也是转基因作物的优势之一:只要原种作物不是杂交的,那么不加干预,转基因作物是可以留种的。当然为了不退化,可能需要多做些工作,但这是完全可行的。
说句题外话,我是赞成地方稻种要留种的,多样性是抗击灾难的最好方法,而地方稻种也能为杂交水稻提供更多的基因多样性,可能可以做出更好的杂交组合。但的确这也是市场化难以做到的,合理的方法之一是政府补贴,但这需要一帮懂一点生物的政府官员,而我对此同样不抱什么希望。另一种合理的方法是差异经营,地方稻种以绿色农业方法耕作,然后以高价格卖给那些追求“绿色”以及“品质生活”的人,这样产生的利润再加上一定的补贴,或许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而遇到灾难时,也可以以稍高的价格出售稻种,这也是很自然的想法,农民会去购买,因为至少不会绝收,而得到的收入也可以更好地管理地方稻种。这种方法唯一的问题是,利润太多,肯定有人想伸手,那就没赚头做不下去了。而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这几乎是一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