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6992
- UID
- 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03-12-21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访:最大射电远望镜将落户贵州
--------------------------------------------------------------------------------
http://www.sina.com.cn 2002/01/10 11:45 三联生活周刊
2001年底,中国国家天文台的“FAST”(大射电望远镜计划)项目预研究宣告结束,中国正试图通过建造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参与探索外星文明计划。12月25日,为此记者专访了国家大射电望远镜操作委员会委员、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彭勃博士。
记者:您相信有外星人吗?
彭勃:我当然相信。从概率来算,地球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那就是1/9的概率,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3000亿分之一,分母变大了;银河系在宇宙中更是数不清,那你就说只有地球上有生物?还有,60年代天文学发现了121种星际分子,氨基酸等生命元素在这里已经存在了,生命只是一个组合问题,它的条件也不是那么苛刻。比如说一个闪电,加点臭氧,再加点亚美尼亚气体,就能形成生命。这个实验几十年前就在实验室做过。发现的时候就感觉到生命可能不是孕育在海洋,而是孕育在宇宙空间,它改写了生命的纪元。
记:现在哪些人在探索外星生命?
彭:对外星生命的探索可以说是一种“贵族科学”,成本非常昂贵,现在我们连做一些纯天文研究经费都很有限,所以这种工作只是一些人当成业余爱好在做。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很多研究小组在活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有一个“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研究所,已经成立了四十余年,靠的是资助。最早是美国军方支持,上一次美国经济大萧条时,国会削减经费,把钱停掉了,以后美国企业家开始个人投资。
记:我们的“FAST”工程是怎么回事?
彭:FAST是SKA的一种方案,SKA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中国等11个国家共同达成的国际协作项目,又叫“平方公里天线阵列”,就是一平方公里的射电望远镜概念。整个项目计划用10亿美元,各国自行开发研制,谁的钱用的少,能达到SKA的科学目的,就选谁的方案。实际上这也可以说是科技界的一场奥林匹克,现在成型的方案有五种,我们有幸被排在第一。
记:为什么选择在贵州做这项工程?
彭:现在世界最大的是美属波多黎各305米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1997年中我们制定了策略,要做世界第一大单天线,即使入选不了SKA,也可以有很多科学用途。但因为有重力变形、温度变形等条件限制,全可动天线世界上最大的只做到了100米,它是所有望远镜的工程极限,造价也是不可想象的昂贵。于是我们想到了地貌,在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的贵州,我们找了两个县,就找到200米级的400个。我们最终选择了500米,因为从科学意义上说,它的面积是300米的2.3倍,可观测到比现在要弱10倍的天体。我们的项目被列为国家知识创新的首批重大项目,预算需要5个亿。它的球反射面直径是500米,分成1800片,每一片是15米,由金属材料构造,可以是网面金属材料,计划6到7年左右建成。
记:这样一个耗资巨大的项目,建成后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发现?
彭:SKA对现有望远镜技术是100倍的推进,我们的500米是现有10倍的推进,相当于两个数量级,它是奔向SKA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便是独立使用,也有作为世界第一流望远镜的作用。J.泰勒1974年用阿雷西博观测毫秒级的脉冲双星,证实了20世纪爱因斯坦惟一没有被验证的理论——引力波辐射,这项工作给他带来的是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另外,FAST一旦建成,它的巨大威力,将使人类寻找外星人的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10年前人类找到的类地系统只有一两个,10年来增加50多个,这必须归功于望远镜的更新。探测到的目标和望远镜的能力应该成正比,澳大利亚64米的望远镜只能观测到1颗类地星,美国的305米望远镜可观测到12颗,我们将建成的这台估计可以观测到1400颗。(记者庄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