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2703|回复: 6

全球兴起与外星人对话热 电话和简历齐上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5 19: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5-04/15/content_2832670.htm


说不定在某个遥远的星球上,外星人正在收看地球的电视节目

    不管是“太空简历”还是“太空电话”,要让外星人知道你的存在,你至少应该坚持几千年反复向太空发送同样的信息

    虽然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任何外星生命存在的直接证据,但人类对此的热情丝毫不减;而且随着NASA火星探测器“勇气”号和“机遇”号两兄弟传回的一些令人激动的发现,人们的热情空前高涨。

    科学界兴起寻找外星生命热的同时,民间则兴起了一股与外星人对话热,其热情决不输给天文学家和科学家。

    民间的与外星人对话热

    今年2月,在eBay那些常常出现稀奇古怪东东的货架上,人们可以找到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商品——向外星人播放个人信息的机会。提供这件商品的是位于美国的深空探测网(Deep Space Communications Network)。这项交易十分简单:该公司将把中标人提供的信息编成电码,向太空中发送。任何人可以把诗歌创作、宠物的照片等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向整个宇宙发布。

    最终以1225美元获得这次机会的并非个人,而是一家在因特网上张贴广告的网站——Craigslist。这家网站上提供商品出售、交友意向以及工作机会等信息。据该网站的公告:只要你提出申请,你就可以在今年5月15日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免费将你在该网站登记的信息向外星人发布。据统计,排队要求向外星人播放信息的请求已达36000多个。而在最初的24个小时之内,发送的信息有10000多条。“发送的简历会附带个人的照片,所以别忘了梳头。”网站提示说。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登陆www.TalkToAliens.com网站,拨打一个“太空电话”。电话信号将通过架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中部、一个直径为3.2米的发射器发送到太空。该网站的业务从3月初开通,尽管每分钟通话费高达3.99美元,但还是吸引了无数人。网站负责人介绍说,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位顾客要打“太空电话”。

  外星人,你听得见吗

    对于外星人能够接收到地球人简历的几率,深空探测网给Craigslist做出的保证是“绝对非零”。但美国寻找地外智能生命研究所(简称SETI)的资深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则认为这一几率比在本周末前小行星将撞击地球的几率还要小。因为深空探测网提供的发射功率相对比较低而且持续的时间也太短。无论如何,即便是外星人对你的简历做出了答复,恐怕也是几千年后的事情,而到那时,恐怕你自己都早已经腐烂掉了。

    “太空电话”虽然是热线,也同样不被专家看好。美国拉特格斯大学专门研究无线电信号能效的科学家克里斯托弗·罗斯说,“太空热线”的电话信号最远只能被距离地球2光年的接收器完好接收,而离太阳系最近的星球到地球的距离也有4光年,即便有外星人存在,恐怕也听不到“地球兄弟”的声音。

    与E.T.(地外生命的代表符号之一,本报注)对话其实早有先例。在20世纪70年代,金属片和唱片被固定在4个NASA的飞行器上,以备它们万一被宇宙中的其它生命找到。这些卡片带有人类的照片、音乐和一些关于我们星球的简单介绍。在1974年,美国利用位于波多黎各的巨大无线电天文望远镜采用二进制编码向太空中的一个巨大的星群发射类似的信息。

    而俄罗斯也在去年决定利用新一代导航卫星Glonass-M充当太空信使,并在去年年底发射的Glonass-M 12L卫星上安装了6个带有发给宇宙外文明的文字和图案信息的铝制“信息盘”。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今年内还有一颗Glonass-M卫星将升空,俄罗斯应用力学协会已经开始接受普通人在这颗卫星上给“外星人”写信的免费申请。科学家们不排除外星文明会对来自地球的此类信息感兴趣。

  “宇宙语”,你懂吗?

    “奥兹玛”“凤凰”等搜索外星人信号的计划已相继落空,虽然饱受非议,类似的计划仍然在进行中。既然找不到外星人,何不让外星人找到我们?

    但这些公式化的简单尝试促使我们更加认真地去思考一个有关异种之间的交流方法的问题。尽管受到好莱坞的误导,但外星人不大可能会说英语应该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共识。

    该对外星人说什么?怎么说?科学家早就开始了相关探讨。一些科学家想到,应该设计一种“宇宙语”。早在1896年,数学家和人类学家弗朗西斯·哥尔登就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他认为,把语言用数学方法来表达是最理想的,最易于被外星人所接受的。荷兰数学家汉斯·弗洛依登萨尔循着这一思路,正式设计出一种“宇宙语”,靠发射不同波长的无线波来表示不同的意思。

    这套宇宙语的设计得比较周到,但很复杂,它只适宜在我们与外星人建立联系以后,进行长期的信息交换,不适合最初的问候。因此,科学家又设计了一种更简单的二进制图像语言。这种语言的关键是把一幅图像分割成许许多多的像素,颜色较浅的方格用“0”表示,颜色较深的用“1”表示,这样就把一幅图像变成了数字信号,用无线电波发射出去。阿雷西博天文望远镜采用的就是类似这种的编码。

    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与外星人对话的想法,英国天文学家马丁·赖尔指出,阿雷西博向太空发送无线信号可能是在向外星人发送进攻地球的“邀请”。

  100代人的使命

    SETI的科学家塞思·肖斯塔克指出,事实上,人们早就拥有了一种比深空探测网所提供的服务更加有效的信号。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视信号早已把地球“出卖”,地球附近的几千个星系都能接收到这些信号。而且这种信号是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它很有可能将被外星人所注意到并最终解密。

    重点在于,如果你真的想要向外星人发送信息,你需要长期坚持。仅1天或是1周的发射在银河系的历史上只是一种无关痛痒的骚动。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展现的能力,几乎无法承担这种将持续100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使命。但是,设想一下,本世纪内,我们很可能制造出围绕地球轨道运转的信号发送机,它由太阳能驱动,并且能够进行自我修复,可以持续几千年的时间向太空发送我们的信息。

    肖斯塔克认为更好的主意是把因特网向外星人发送,让它们自己领会到语言和内容。只要有足够的传送功率,简单的计算显示了这完全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因为它将是一封随意的“信件”,其中充满着虚假信息和网络~,但至少是人类特征的一种真实体现。

    链接:外星对话简史

    ●1960年,美国制订了一个“奥兹玛”计划,即利用射电天文台监测宇宙中两个星座的无线电波,但未获得任何结果。

    ●1972年,天文学家又实行“奥兹玛Ⅱ计划”对外星进行搜索,结果于1977年收到一个“WOW”信号。不过这个信号后来再未出现过。同年,美国相继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这对孪生探测器各携带有一张地球人类的“名片”。

    ●1974年11月,美国利用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向外星人发了一份用二进制数码编制的电报,传达了地球人类的信息,但至今仍无“知音”。

    ●1977年9月5日和8月20日,美国又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一对孪生探测器。它们携带了一张直径30.5厘米的镀金铜质唱片。该唱片密封在一个铝盒内,可以保存10亿年。

    ●1985年开始实施“米塔”计划,用840个无线电频道对宇宙天体进行扫描,其规模相当于1分钟完成100万个“奥兹玛”计划。

    ●1992年,美国又实施寻找外层空间智慧生物的“凤凰”计划,利用当时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搜索宇宙中各类天体传来的不同波长的无线电信号。

    ●2004年,俄罗斯在发射的Glonass-M 12L卫星上安装了6个带有发给宇宙外文明的文字和图案信息的铝制“信息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5 19: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很有意思,不过偶是中不了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5 2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了人类的向往,但是不现实。人类要是不能突破相对论的束缚,目前都是徒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5 21: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先收钱,后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5 21: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性质太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4-16 00: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9 18: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  在 2005-4-15 09:01 PM 发表:

说明了人类的向往,但是不现实。人类要是不能突破相对论的束缚,目前都是徒劳的。


应该说绝大多数都是徒劳,但束缚不单是相对论,我看最大的束缚是人们有限的思维定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4-6-16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