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5-27 10: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有CAS@HOME平台,目前这个痛点在科研院所而不是平台。第一,运行这个平台,需要平台项目审核,计算内容需要移植程序,人员维护。很多科研项目并没有这种人,比如搞生物、物理的,团队里要有精通这一套的,着实困难。第二,算力不稳定,大多数项目都有各种检查阶段,到一定阶段完不成指标还要搞各种解释文件,平台塞越多项目,肯定项目分到的算力越少,算的越慢。并且阶段性项目也多,都是先来一波任务,然后分析一段,再开始下一波任务,如何管理好这些波次不重叠,也是个问题。第三,科研项目申请经费,可以直接申请超算的经费,直接去租用超算,又不是花科研者的钱,不心痛,租用超算,可解决上面提到的大多数问题。
我个人看法,志愿计算只适合于一些没有期限,自发性的研究,拿这个来填国内项目没有多少优势科研,自发性研究,国内又少,大家都在为评职称加薪奋斗,哪有闲空用业余时间自己搞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