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4396|回复: 1

[新闻] AMD总裁辞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18: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裁闪电辞职 AMD后续发展惹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 11:47  中国企业家网


原AMD总裁兼CEO梅德克(资料图)

  【中国企业家网】(综合报道) AMD昨日(10日)下午宣布,该公司总裁兼CEO德克·梅耶尔(Dirk Meyer)已经辞职,并退出董事会,其职务由首席财务官托马斯·塞菲特(Thomas Seifert)临时顶上。

  随后,AMD董事长布鲁斯·克拉夫林发表声明,肯定了梅耶尔在任期间的成就,称其在AMD的困难时期采用了一系列战略创新举措,如解决与英特尔的法律纠纷等,“成功稳定住局势”。

  同时,克拉夫林还表示,AMD有信心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这也要求公司“实现大幅增长,确立市场主导地位,并获取丰厚利润”。克拉夫林还称,此次领导层的更迭,将“提高AMD实现上述目标的能力”。

  另外,AMD公司已成立专门专门委员会,开始寻找新的CEO人选。

  尽管克拉夫林积极表达了对此次领导层变更的乐观态度,但梅耶尔的离职仍对公司造成了一定影响,其股价出现下跌现象。

  此外,梅耶尔的离职在业界引起震动,其离职原因也引来诸多猜测。关于梅耶尔的离职原因,美国商业周刊分析称,AMD过去四年中连续三年销量出现下滑,董事会希望能通过这次换人来实现公司盈利和股价的增长。

  但有分析人士表示,这种换人会造成AMD商业策略连续性的缺失,也会给公司后续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疑问,而不是答案。

  梅耶尔现年49岁,曾是AMD的工程师和芯片设计师,并参与设计了AMD的皓龙服务器处理器,标志着AMD于2003年正式进入由英特尔掌控的利润丰厚的服务器芯片市场。此举使得AMD赢得了许多新客户,也令AMD由一个无足轻重的竞争者变成了让英特尔认真对待的一线竞争者。2008年,梅德克接替鲁毅智(Hector Ruiz)出任首席执行官一职。梅耶尔在AMD任职超过10年,属元老级员工。

  此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这家位于加利福尼亚的芯片制造商实施了减薪措施,梅耶尔2009年的薪酬下降了14%,基本工资降至79.3万美元。(张齐飞 胡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8: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耶尔辞职:AMD光鲜下的隐忧? (2011-01-11 11:33:38)转载
标签: 科技 梅耶尔 英特尔 平板电脑 it       
凌晨,惊闻AMD公司总裁兼CEO梅耶尔(Dirk Meyer)已经辞职,并退出董事会。对此,业内一片哗然,随即AMD的股价暴跌4%。业内之所以对梅耶尔的辞职感到震惊,是因为自其上任后,AMD的业绩得以恢复,而从目前的势头看,其融合了CPU和GPU(图形处理芯片)的APU(原为Fusion)也取得了业内的认可。在看似利好的形势下,梅耶尔却选择了离开AMD(或者是被离开),确实令人感到费解。对此,AMD称,有信心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这将需要公司实现大幅增长,确立市场主导地位,并获取丰厚利润。我们相信,此时领导层的更迭,将提高公司实现上述目标的能力。

从AMD的解释中不难发现,AMD在衡量一个CEO能力的实际业绩上,对于梅耶尔并不满意,而AMD目前所处的市场地位也证明了这点。

首先在AMD主攻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及PC市场,AMD自梅耶尔上任后,其市场份额始终未能有大的突破,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始终未能超越5%。其实按照AMD的规模及其面临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如果AMD在这些市场的整体市场份额不能达到30%的话,AMD要想从亏损实现稳定的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这是因为芯片产品的规模效应所决定的。笔者如果没有记错的话,AMD近两年来唯一的盈利是其与英特尔的和解,通过和解费用实现的。

此外,在事关处理器发展最重要的技术方面,直到今天,AMD在制程和架构上仍然落后竞争对手。这也导致AMD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没有任何成本和规模上的优势。这些已经从AMD的市场份额和财报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所以笔者认为,所谓梅耶尔执掌下AMD的光鲜,只是在弥补其前任CEO鲁毅智(Hector Ruiz)因犯下战略错误而留下的窟窿。也就是说,梅耶尔这两年只是让AMD处在恢复的阶段,而并未带领AMD有质上的变化,可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让AMD将会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

到这里,有业内会称,AMD新近发布的APU将会给未来的AMD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也是梅耶尔在任时最大的功劳之一。其实业内在看好AMD APU的时候,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它最大的对手英特尔。在日前结束的CES上,英特尔也发布了CPU和GPU融合的Sandy Bridge处理器平台,这意味着即使是在新兴的移动互联网终端(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市场,不要说去挑战什么此领域的老大ARM,它将会首先面临老对手的阻击。作为此领域的后来者,如果业内认为英特尔都很难撼动ARM的话,AMD挑战ARM的胜算又有几分呢?

所以笔者此前曾经撰文称,所谓AMD的APU和英特尔的Sandy Bridge的主战场还是在传统的PC市场(例如笔记本)。当外界认为,以苹果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会对PC市场造成一定冲击的时候,AMD和英特尔除了进入这一市场外,更应该全力争夺被挤压的PC市场,因为这才是二者的主业。笔者认为,如果英特尔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没有斩获的话,势必会反过来在PC市场给AMD施以重压,道理很简单,新的市场没有进展或进展不大的话,唯有通过已有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攫取来弥补。近期针对平板电脑的崛起,英特尔的数位高层在不同的场合一再声称,平板电脑不会替代PC可以看出,英特尔在向新兴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进发的时候,非但不会放松对于PC市场的争夺,甚至会较之前投入更大的力量。这对于AMD应该不是什么好的消息。

除了在处理器市场继续面临英特尔更加残酷的竞争外,由于AMD早些年并购的ATi,使其也会面临此领域另一个对手NVIDIA(英伟达)的竞争,尤其是在独立的高端显示芯片市场。而随着市场CPU和GPU融合趋势的加剧,低端的独立显示芯片市场将会受到冲击。这就涉及到了AMD的APU处理器平台。虽然APU为业内所看好,但它同时也间接冲击了AMD的独立显卡业务,至少在低端这块,这迫使AMD只能在高端显示芯片市场与NVIDIA争夺,来弥补低端的损失。而英特尔的Sandy Bridge也同样会冲击AMD的低端显示芯片业务。从这个意义上,AMD的APU是个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如何去权衡和把握?是梅耶尔继任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梅耶尔的离去,虽然令业内震惊,但也反映出其在任时留下的隐忧,即并未在传统的PC市场提升和稳固自己的地位,而在进入新的领域之时,又充满了不小的变数。由此看,不管谁是梅耶尔的继任者,AMD目前光鲜下的挑战依然不小。

摘自新浪孙永杰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5-4-23 17: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