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7913|回复: 3

可能性探讨:无需域名的互联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9 00: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obinson99 于 2010-4-9 00:22 编辑

目前以google docs的文档作为标准版本进行协作式改进:http://docs.google.com/Doc?docid=0AeoCTmjcpOM5YWpqNjNrYzVqemNxXzgyZGdyNG56Zng&hl=en
开始时间:2010-03-23 原帖发表于“西西河”
ps:胡乱涂鸦的,目前还没理好思路,现在先占坑,以后有空慢慢修正(下面没有任何一段文字可以称为完善的,都需要进行或多或少的修正)。完工之时,此行文字去掉,欢迎有想法的和我合作一起完成,如果能像:why git is the best那样的排版效果,应该会更棒。因为本篇相信会和git与svn的对比类似
思路发起者:黑传说(jobinson99@gmail.com 恩,俺技术不行,所以只能提思路,而不能直接提可实现方案)
核心贡献者:
参与者(按参与时间排列,请按格式自己添加。格式:姓名/号+联系方式):
鸣谢:所有研究p2p的人,所有使用p2p网络的人

标题说明:这是一个非严格的标题,之所以非严格,是因为目前尚在设想中,而设想的起点就是:干吗需要域名?反对的是目前的域名体系,而不是域名本身。域名可能可以保留,也可能需要废除,完全根据的是实际目的需要,而这个目的就是:更可靠的、分布式互联网——或者说,是另一个互联网乌托邦体系。
也因此,很多名词需要重构,需要发明一些新词汇来准确表述。比如域名,可能就需要重新定义。

缘起

最近在搞分布式计算的东西的时候,仔细看了bt的kad网络原理,然后今天又在星岛上看到一则新闻:
链接出处
下面是我综述
说goddady等国外域名注册商利用去年寒冬国内大力整肃互联网的时机,向国内站长们狂摇橄榄枝,于是国内有人认为此举违法,需要国内对这些国际域名商 进行制裁………………

看到这个,我吐血了,现在互联网创业的门槛已经够高了,这么穷追猛打,恐怕最终结果,会发展出另外的互联网模式来的,刚好昨晚深夜钻研bt的kad网络原理,就这么把这两件事给挂勾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浮在我的脑海里:干吗需要域名?

目前的域名管理体系:

IP:在互联网上辨别一台电脑的方式是利用IP,但ip因为非语义化,不好记,需要引入符合人类语言的标识方式来指示(就是域名)。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空间分配、协议标识符的指派、通用顶级域名(gTLD)以及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系统的管理、以及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
目前中国有3个根域名“镜像”服务器。

任何域名解析都要经过这13台根服务器获得顶级索引,但并不是说访问 .com 会经过这些服务器,访问 .cn 就不经过这些服务器。
而每一个顶级域,不管是gTLD(通用顶级域),还是ccTLD(国别顶级域),它们都有自己的域名服务器(即该顶级域的NS记录),比如:

   .com & .net 的域名服务器是:[a-m].gtld-servers.net 共13个
   .org 的域名服务器是:tld1.ultradns.net 等6个
   .biz 的域名服务器是:[a-h].gtld.biz 共8个
   .info 的域名服务器是:tld1.ultradns.net 等6个
   .cn 的域名服务器是:ns.cnc.ac.cn 等6个
   .jp 的域名服务器是:[a-f].dns.jp 共6个等等。
  .COM .NET服务器全球也有13个,其中,美国有8个、英国、瑞典、荷兰、日本和香港各有1个。由美国Verisign公司管理。

此处留着贴图(全球互联网节点分布图/体系架构图):


用户流程:

浏览器输入地址——》》到最近的域名解析服务器辨识该域名所对应的服务器IP——》》如果找到对应ip,则传送回ip给浏览器,由浏览器使用该ip,到达所需要浏览的网站。

域名解析服务器此时就是一个译码本的作用

性能考虑:访问都由一个256b的数据包完成(一个数据包13块)


特定网站流程:
注册唯一名字(域名)——》把域名绑定在特定ip上——》》在dns上写入域名和ip对应信息

(唵啊吽)问题的核心可能是ip地址资源???:域名只是ip的一个马甲,而ip地址分配采用的是集中式管理模式。
劫持ip和劫持域名服务器都可以达到同样效果。既然已经语义化了域名,为何不同时语义化了ip呢?把ip和域名同时统一?为了下面方便讨论,可先假定ip体系不变,而只是域名体系变更。
——————》》简单说域名是ip马甲好像不太准确,因为实际应用中,ip地址并非唯一对应域名,有时是一个ip对应多个域名,有时是一个域名对应众多ip。
ip和域名的区别实际应用中,可能更像是服务器物理地址和应用虚拟地址的区别。
因此,对于应用虚拟地址来说,并没有必要对服务器物理地址体系作颠覆。 应用是用户直接需要的,在新的域名体系下,可以clone到其他服务器里面,但仍然是同一个应用。

现有域名管理体系可能存在的问题

A、太过集中于某个大国阵营:坏处嘛,那就是美国的态度太重要了,不想玩了,就关了根服务器。看哪国不爽了,直接停止该国域名解析(伊战期间,伊拉克国别域名.iq就被停了)。美国太过强势,导致各国都试图建立自己独立的域名系统,把互联网割裂为局域网,不利于世界沟通。

B、太过依赖于十几个节点:假设个极端情况,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同时残废了,怎么办?才十几个哦,要同时残废难度还是比较小的。

可能存在的需求

A、大国要求控制互联网,都想控制的结果最终就是联合国安理会模式。(确实就有国家提议由联合国电信联盟(ITU)来管理,但被美国拒绝)
B、大国不想互联网喉咙控制于敌国之手,但网民也不想被国家过度控遏。
C、小国需要互联网的发言权
D、新创业的公司要求打破现有的域名体系,降低成本(好域名都被占光了,却没好好用,创业公司要搞个好域名,需要的成本太高)
E、大公司也备受域名占用困扰:域名的多样性,容易被人钻空子,比如谷姐,北度,八度(不过,他们财大气粗,根本没需要我给他们代言)
F、现有域名体系无法有效保护网民:某个域名是否可信任,无法判断,有必要引入信任机制。
G、现有域名体系,只要有域名,就可以制造无穷多的内容重复性网站,无法有效保护原创网站。所以有必要引入更专注于互联网内容,而不是基于内容关联性弱的域名体系。
H、众多基于互联网的新应用,要求互联网具备更高的可靠性:恩,没错,现有域名体系,导致这些和桌面紧密结合的应用不堪一击,留下了无穷隐患。
目标:

更可靠的互联网
何为更可靠:更不易受攻击,更不易被切断,更不易被欺骗
一个容易理解的标准:无论互联网那个关键节点断了,都不会妨碍其他人在互联网中的穿梭,只会妨碍到该被断节点的访问。
此处也涉及到速度问题,需要和可靠进行平衡。

思路

现在的域名相当于原来bt中的tracker,是为了方便网络访问的快捷方式,但这种方式和原来互联网的设计初衷就不是一致的。
互联网的设计初衷是提供一种生存能力特强的信息传输模式,要生存能力强,那么就要尽量避免只有一个中心,尽量分布式,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

而目前最好的实践,莫过于p2p网络下载,原来的bt下载中,bt-tracker还可以利用不同国家的政策,来躲避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域名商,利用不同国家的政策来规避不同国家的不同监管。但这种方式终究是有弊端的,谁也没法确保那一天该国不会像对待bt那样进行封杀,尤其是战争时期,这种封杀,不仅对普通的互联网企业,而且将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在国内也搞一套域名解析服务器的原因。

而如果参考bt的kad模式(为方便讨论,可以暂时把kad的那套全部引入,设想下效果),则根本可以不需要域名:只需要在相邻的节点互相保存对方的信息,那么整个互联网就可以构建起来

现有的域名机制将被推倒重来:

把每个网站都看成一个类似bt中的资源

相关联的因素

包括互联网的控制权,互联网的安全,互联网的易访问性,性能等

一些设想:

A、不再需要注册,不再需要根域名服务器(好像标题应该改为“不需根域名服务器的互联网”,因为实际上还是有域名的,只不过已经不是现在的域名形式了,叫 “站名”更合适)
B、名字可以重名(各种语言文字都可以作为名字,中文/英文/阿拉伯/俄……):命名并非是像现在的简单命名,而是有附加另外的信息的,比如:sina+ 新闻,sina+游戏,可以是两个所有人。更甚的是:sina+随机码
C、网站指向无关ip:现在很多大网站都不止一个ip的,而小网站很多是共享ip,于是,ip成了一个不痛不痒的鸡肋,除了表明硬件地理位置,几乎没啥别 作用。那么,以后就让ip直接去对应硬件地理位置吧,域名跟ip脱钩,自己可以本身就跨越了几个地理位置(kad中,为了保证节点在线率时时刻刻不是0, 复制了20份资源信息给该id周围的其他节点。此处也参考类似做法,所有网站的信息都自动备份若干份到其他机器上,不过这样可能行不通,毕竟机器是有所有 权人的。)
D、访问网站将类似于bt中的查找资源
E、域名/站名:站点可能是每个网站对应一个唯一的站点信息包————类似于bt 中的种子文件,但可以有短模式,不需要全部输入所有信息,只需要部分信息即可快速 访问——网友“老虎爱吃肉“说的没错,类似于现在google的那个i'am feeling lucky(其实这种域名访问模式有点类似当年的网络实名、中文实名之类的,只是机制不是集中控制式,而是分布式)。短模式就接近现在的域名形式了。
F、现有域名可以被兼容,但地址不再是硬写的地址,而是作为一个个可选标签,比如有cn标签的,则代表这是中国/中文的网站。

BT种子和新设计域名体系的一些对应关系

目的是为了方便理解,并体验下效果,实际不应该如此繁琐,用户使用上应该和现有方式一样:输入地址,访问之。
…………to be continued

网站唯一性/反伪造

A、引入社会化信任机制:借用搜索引擎的引用权重模式?(根据收藏夹统计结果?)
B、站点信任投票:缺乏投票的新站得不到广泛的引用(可以杜绝临时性的伪造站:长 期经营才有可能有信任度)???

性能/资源消耗

现在的域名体系,对域名解析的安排方法,和我这设想里的差别不大。
都不会完全复制,只会复制一小部分:
A、根据语言:这样就排除了绝大部分的了
B、加入类似于skype的supernode机制?

谁负责:浏览器

这种方式的好处很多:

A、网络生存能力/可靠性急剧提高
B、容易实施:不需要世界各国支持,只需要用户客户端改进,即可完成互联网的底层变革。同时,也兼容现有的域名体系(但现有域名体系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庸)。
C、不再受制于任何一国政府:美国无法控制,中国也无法控制
D、允许域名重名(因为名字规则不再单单是名字,还有相应属性:可以在meta中规定),这样现在紧缺的这些域名,都将成为过去式。
E、人人都可以对应一个网站/站名/域名:很多人都非常讨厌自己的blog前面或者后面附上其他网站的地址,比如blog.sina.com.cn/xxxxx ,在新的域名体制下,将完全可以把xxxxx前面的部分去掉,而不影响使用(也无需注册,无需备案)。现有昂贵/廉价的域名,将飞入平常百姓家。
F、域名内容将紧密关联:现有域名和内容关联度不高,域名的指示作用有限,在实施了分布式域名体系之后,域名和内容将直接关联,将更加促进内容的发展。

对于浏览器的影响

A、浏览器输入地址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自动提示(类似firefox的智能地址栏, 甚至是opera的图形化标签栏的可见缩略图模式)
B、搜索地址即是搜索相关的资源(参照kad的双字典模式)
C、浏览器将类似于bt客户端,需要提供最初的几个起始点信息(现有浏览器里面默认附带的安全证书,已经在起到类似作用,但仍需扩充)

对于网站的影响

A、不再需要为想要的域名付出高昂费用,域名将不再需要注册。
B、需要更加注重社会评价,评价越低,将越被忽略
C、服务器本身也变成整个分布式域名体系的一部分,保存一份域名列表(类似现在的友情链接,但在此域名体系里面,将需要单独放置在根目录下)————当然,还有另外的方式,比如按机房来,而不是按网站来,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小网站的负荷,将资源用于急需发展的部分。


假设一个实例?

………………to be continu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9 18: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呃,花了些时间大概看完了,提一点点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对,因为我对bt的了解仅限于基础层次。
首先就是在LZ假设的模式下,如果要访问一个网站,那么是面向所有临近点发出数据包进行数据请求吧?虽然根据六度空间理论,应该是平均只需要进行六次链接就可以到达目标,但是在这过程中产生的流量可能不比现在的访问模式产生的流量小,而国内的网络现状也许无法满足。
另外,bt模式下,也是有种子服务器的吧?我不知道lz指的是基于种子文件的搜索模式还是基于关键字的搜索模式,其中基于种子文件的搜索模式是需要通过文件中记录的服务器来查找临近点的,而基于关键字的搜索模式则是通过软件或网页所连接的服务器来搜索临近点的。两者都需要使用服务器,这样就又将命脉交到了服务器的手中,和LZ想要改变的状态好像没什么不一样的。
还有,大家记得的域名其实是越来越少的,很多时候出了个别特别熟悉的网站会记住域名,大多数需要都是通过搜索引擎来解决,那么域名的作用也就在减小。
最后其实就是信任与创业的矛盾了,信任意味着大家大多去向大的网站,导致“垄断”加剧创业困难。如果创业轻松了,又将导致虚假性的提升。
乱七八糟说了一通,希望不要被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22: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这论坛没啥人啊。我设想目前为止还在很原始状态呢。所以下面的回答不是精确的,只是目前方式下的可能方式,表述的同时也会看到很多问题:
A、寻址的资源消耗问题:确实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有多严重,这个不好衡量,因为影响因素太多。
bt kad的方式目前实验还不够,等过段时间有空测量下。。

B、bt已经到了无tracker服务器的时代了。检索方式既是种子也是关键字。首先找的是本地的“种子文件”,然后从本地种子文件所列举的地址去获取临近的一份“种子”,然后再继续分析里面的种子,直到找到所要的地址。

C、域名越来越少,但像hao123或者是opera这种快速拨号的东西会越来越流行,基本上这个列表可能就可以当成任何互联网基础域名的起点。——有点回到过去门户网站的搜索导航时代了。

D、新网站放入一个试用沙箱中?基本上靠大网站来审核是不行的,只能靠导航网站来做这个问题,然后使用特定算法来给自动给新网站索引,而非人工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5 19: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jobinson99


    呃,好像的确没啥人关注的,我考虑的是因为寻址带来的资源消耗对于准备GB到户的国家来说没啥,但是对我国还是1~10M为主的网速就有些危险了。
另外bt是由于种子文件与所需资源对应,因此每个种子文件大小才不大的,不然光是文件中记录上N多网站信息的话,就还是有些庞大的吧?而且万一有骇客之类针对本地“种子文件”进行冒充性修改呢?那要比现在的IE挟持可能还要简单吧?
至于试用沙箱~好吧,我承认可能有些用,但是如何保证全球范围的试用沙箱的公正性?如何来评定信誉之类,不得不说,有人就很难有真正的公平吧?那么新网站的崛起就会受到自身资金与实力的影响,同时还有强势的老网站的欺压的。
呃,也许我比较悲观,但是这些仅是我的个人想法而已,不代表任何观点~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4-3-29 07: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