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3059|回复: 4

美日三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7 20: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BBC中文网http://news.bbc.co.uk/chinese/si ... 7656700/7656798.stm

美日三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周二(7日)宣布,一名美国科学家和两名日本科学家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日裔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都在基本粒子夸克的研究上有突出成就。

美国科学家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1921年出生,现就职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恩里科·费米学院,他在自发对称破缺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其结果被称为南部-戈德斯通定理。他首先把凝聚态物理方法运用于粒子物理理论。

日本科学家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1944年出生,现就职于日本筑波高能加速器研究社。另一位日本科学家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1940年出生,就职于日本京都大学理论物理汤川研究所。

现代物理学理论认为,在10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应同时产生同等数量的粒子与反粒子,粒子与反粒子在质量等方面相同,但在电荷等方面相反,两者相遇便会湮灭同时释放出能量。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科学家并未在现今宇宙中找到与大量物质等量的反物质。

1973年,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了"小林-益川理论",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夸克的反应衰变速率不同。他们还预言存在6种夸克。

按照传统,2008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今年12月10日举行。

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 本帖最后由 welch 于 2008-10-7 20:4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08: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科学家是不是都去制造论文和当官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08: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奖金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太少了吧,和要付出的努力不成比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10: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探索物质世界存在之谜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66481.htm

现代物理学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时应产生同等数量的粒子与反粒子,二者相遇会湮灭,同时释放能量.如果真是如此,整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包括人类自身都将不会存在.

物质为何会多出反物质?对称性破缺是背后的关键原因.据测算,宇宙中物质粒子的数量只要比反物质粒子多出百亿分之一,就足以形成我们今天的物质世界.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称性的微小“偏离”,一直是科学家未能揭开的一个重大谜团.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提出的有关理论,为解释宇宙的构成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三位科学家中,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早在1973年就提出了“小林-益川理论”,认为造成宇宙中粒子多于反粒子的原因是夸克的反应衰变速率不同.他们还预言存在6种夸克.夸克是比质子和中子等亚原子粒子更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

在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预言之初,科学家只发现了3种夸克,因此一直难以证明他们的理论.1995年,6种夸克都被发现.2001年,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确认了由夸克构成的正反粒子——B介子和反B介子的“CP对称性破缺”现象,从而证明了“小林-益川理论”.现在,“小林-益川理论”已得到全球基本粒子物理学家的普遍认可.

另一位获奖者、美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则是由于发现了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而获奖.所谓自发对称性破缺,是指一个物理系统的拉格朗日量(概括整个系统动力状态的函数)具有某种对称性,而基态(系统的最低能阶)却不具有该对称性.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发布的有关材料,用一个形象的类比来解释什么是自发对称性破缺:一支以笔尖直立于水平面上的铅笔,可以被看成是完全对称的,任何方向对它来说都没有区别;但如果这支铅笔倒在水平面上,它的对称性就被“打破”了,而它也同时达到了自己的基态或者说最低能阶,此时它的状态最为稳定.

自发对称性破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凝聚态物理中,20世纪60年代被南部阳一郎引入量子场论.他的理论某种程度上揭示出在大自然混乱的表面下所隐藏着的对称性.目前,有关基本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所有理论中,几乎都渗入了南部阳一郎的成果.标准模型将自然界4种基本力中的3种以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都统一到一套理论之中.

但标准模型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无法解释物质质量的来源.有科学家认为,其中奥妙可能在于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根据有关理论,在宇宙大爆炸时存在一种处于完全对称状态的“希格斯场”,其中所有粒子都不存在质量.但“希格斯场”就像笔尖直立的铅笔一样并不稳定,随着宇宙逐渐冷却,它的对称性被破坏,一些基本粒子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质量.

“希格斯场”理论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其他粒子基本都已被实验证实,唯有希格斯玻色子至今仍未现身.今年9月10日正式启动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寻找希格斯玻色子.

目前,有关对称性破缺和自发对称性破缺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尚待解决.解决了这些问题无疑将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的起源、更好地认识当今的物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13: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科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4-9-30 13: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