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3643|回复: 4

云中漫步——迎接云计算时代的到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9 23: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googlechinablog.com/2008/05/blog-post_09.html

发表者: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李开复

随着技术的发展,普通网民使用网络的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变革。如果你正要打开电脑,在一个文字处理软件中写下未来一周的旅行计划,那么你不妨试一试这样一种全新的文档编辑方式:打开浏览器,进入 Google Docs 页面,新建文档,编辑内容,然后,直接将文档的 URL 分享给你的朋友——没错,整个旅行计划现在被浓缩成了一个 URL ,无论你的朋友在哪里,他都可以直接打开浏览器访问 URL 。无论你分享给多少朋友,他们都可以与你同时编辑、修订那份诱人的旅行计划……如果你喜欢上了这种新颖的编辑体验,那么恭喜你,你正在拥抱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云计算。

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云计算。单单是“云计算”这个名字就已经足够新潮,足够浪漫了。其实,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整个互联网看成是一片美丽的云彩,现在,连接到这片云彩的网民在全世界已经有 12 亿之多。网民们需要在“云”中方便地连接任何设备,访问任何信息,需要自由地创建内容,与朋友分享。当然,这一切都要在一个安全、快速、便捷的前提下完成。所谓“云计算”,就是要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和计算中心。

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笔钱需要管理,那么,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是把钱塞在自己的枕头底下,然后在小本本上记下每一笔入账和花销。这种管理方式的缺点显而易见:你的账本可能因为受潮而字迹模糊,你出门办事时可能因为忘带账本而焦急万分,放在枕头底下的钱可能因为被梁上君子盯上而夜半失窃……当然,你也可以自己买一个保险柜,然后用个人电脑上的电子表格软件来管理账目,但这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比较深厚的电脑功底。其实,最好也最安全的方式是把钱存进银行,既不用担心失窃,也可以随时利用 ATM 机、电话银行或网上银行管理账目,更有银行里的专业人士帮你理财。如果说把钱塞到枕头下面或保险柜里类似于我们在单机时代用个人电脑来管理信息,那么,把钱存进银行就对应于我们在网络时代里用云计算来实现数据和应用的共享。

这也就是说,在云计算的模式中,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上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上的~里。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负责管理和维护这些~的正常运转,保证足够强的计算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可供用户使用。而用户只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可以连接至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访问这些服务即可。事实上,Google 提供的网络搜索功能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云计算。其他 Google 服务,诸如 Gmail,Google Docs,Google Picasa Web 等等,无不充分体现了云计算的强大力量。

和传统的单机或网络应用模式相比,云计算有四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首先,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很多人觉得数据只有保存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电脑里才最安全,其实不然。你的电脑可能会因为自己不小心而被损坏,或者被病毒攻击,导致硬盘上的数据无法恢复,而有机会接触你的电脑的不法之徒则可能利用各种机会窃取你的数据。此前轰动一时的“艳照门”事件据报道不也是因为电脑送修而造成个人数据外泄的吗?反之,当你的文档保存在类似 Google Docs 的网络服务上,当你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到类似 Google Picasa Web 的网络相册里,你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帮你管理信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来帮你保存数据。同时,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帮助你放心地与你指定的人共享数据。这样,你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到最好、最安全的服务,甚至比在银行里存钱还方便。

其次,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大家都有过维护个人电脑上种类繁多的应用软件的经历。为了使用某个最新的操作系统,或使用某个软件的最新版本,我们必须不断升级自己的电脑硬件。为了打开朋友发来的某种格式的文档,我们不得不疯狂寻找并下载某个应用软件。为了防止在下载时引入病毒,我们不得不反复安装杀毒和防火墙软件。所有这些麻烦事加在一起,对于一个刚刚接触计算机,刚刚接触网络的新手来说不啻一场噩梦!如果你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电脑使用体验,云计算也许是你的最好选择。你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有一个你喜欢的浏览器,你要做的就是在浏览器中键入 URL ,然后尽情享受云计算带给你的无限乐趣。你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编辑存储在“云”的另一端的文档,你可以随时与朋友分享信息,再也不用担心你的软件是否是最新版本,再也不用为软件或文档染上病毒而发愁。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专业的 IT 人员帮你维护硬件,帮你安装和升级软件,帮你防范病毒和各类网络攻击,帮你做你以前在个人电脑上所做的一切。

此外,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大家不妨回想一下,你自己的联系人信息是如何保存的。一个最常见的情形是,你的手机里存储了几百个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你的个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里则存储了几百个电子邮件地址。为了方便在出差时发邮件,你不得不在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之间定期同步联系人信息。买了新的手机后,你不得不在旧手机和新手机之间同步电话号码。对了,还有你的 PDA 以及你办公室里的电脑。考虑到不同设备的数据同步方法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要在这许多不同的设备之间保存和维护最新的一份联系人信息,你必须为此付出难以计数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你需要用云计算来让一切都变得更简单。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数据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你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仍然以联系人信息的管理为例,当你使用网络服务来管理所有联系人的信息后,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电脑找到某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机上直接拨通朋友的电话号码,也可以把某个联系人的电子名片快速分享给好几个朋友。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下进行的,只有对数据拥有访问权限的人,才可以使用或与他人分享这份数据。

最后,云计算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可能,为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空间,也为我们完成各类应用提供了几乎无限强大的计算能力。想像一下,当你驾车出游的时候,只要用手机连入网络,就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在地区的卫星地图和实时的交通状况,可以快速查询自己预设的行车路线,可以请网络上的好友推荐附近最好的景区和餐馆,可以快速预订目的地的宾馆,还可以把自己刚刚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剪辑分享给远方的亲友……离开了云计算,单单使用个人电脑或手机上的客户端应用,我们是无法享受这些便捷的。个人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不可能提供无限量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但在“云”的另一端,由数千台、数万台甚至更多服务器组成的庞大的集群却可以轻易地做到这一点。个人和单个设备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云计算的潜力却几乎是无限的。当你把最常用的数据和最重要的功能都放在“云”上时,我们相信,你对电脑、应用软件乃至网络的认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改变。

互联网的精神实质是自由、平等和分享。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普通网络用户,还是企业员工,无论是IT管理者,还是软件开发人员,他们都能亲身体验到这种改变。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用户,那么,不妨和我们一起想像一下这样的应用场景:为了准备周末的 Party,你在个人电脑上连接 Google Docs ,写出被邀请人的名单,需要采购的物品等项目,然后直接将文档共享给你的朋友,让他们帮你参谋一下。你的朋友可以一边与你在线聊天,一边编辑文档,直到你们都满意为止。然后,你用 Google Calendar 标出举办 Party 的时间地点,并直接将邀请发送到所有被邀请人的 Gmail 信箱中,其中还可以附上 Google Maps 绘制的行车路线图。开 Party 当天,你和朋友们当然不会忘了用手机拍下照片和视频作为美好回忆。这时,你可以直接将照片或视频上传到 Google Picasa Web 或 YouTube 网站上,让更多的朋友分享美好时光……这一切,都只需要在浏览器中完成,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云”中,诸如文档编辑、日程安排、照片处理等操作都由“云”中拥有强大计算能力的服务器集群负责,作为普通用户,你只需要尽情享受“云中漫步”的浪漫与惬意。

在办公室里辛勤工作的白领们同样可以体验到云计算的乐趣。以往,如果用个人电脑上的电子演示文稿软件来编辑一份有关市场营销的幻灯片,在完成初稿后,你多半需要将存储在电脑里的幻灯片作为电子邮件附件,发送给同事一起修改。每个同事可能都会在一份该幻灯片的独立拷贝上单独工作,然后再将修改后的结果汇总给你。这时,你需要同时打开若干份修改过的幻灯片,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每位同事的每一处修改合并到主文档中。这种类似手工劳动的方式效率低下,不容易理清楚文档的版本演变过程,如果再加上经理审批等流程,整个幻灯片编辑过程多半会让你痛苦不堪。现在,你只要切换到云计算的工作方式,利用类似 Google Docs 的在线文档编辑工具,无论是幻灯片的编辑、分享、批注、审阅,还是版本或修订管理,都可以在浏览器中轻松搞定。编辑和共享幻灯片就像上网浏览一样简单。更加方便的是,在云计算的帮助下,传统的幻灯片文件现在变成了一个简单的 URL ,你在出差时甚至可以不用携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到了演讲现场,只要在任何一台电脑上通过浏览器连接该 URL ,幻灯片就会出现在听众面前。

企业中的 IT 管理人员可能会更加感激云计算为他们带来的方便之处。对于每一位 IT 管理人员而言,搭建并长期维护企业的网站、电子邮件系统、日程安排系统、文档共享系统都不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现在,有了云计算的平台,IT 管理人员可以将这些繁杂的劳动都“外包”给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比如,利用 Google Sites 搭建网站,利用 Gmail 提供企业邮件服务,利用 Google Calendar 管理日程信息,利用 Google Docs 分享企业内部文档。IT 管理人员再也不用操心如何搭建和维护服务器环境,如何采购和升级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乃至杀毒软件,如何防范黑客入侵……无论是数据服务还是应用计算,一切都从网络上直接获得。这就像我们使用水和电一样,终端用户只需要打开开关或龙头,就可以获得并享受服务,而拥有庞大资源的电厂和自来水厂则负责在“云”的另一端提供最专业的生产和维护。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和自然,因为你的企业已经与“云”相连。

对于软件开发人员或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云计算的影响力可能更为深远。此前,一个学生要成为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学习如何编写程序,使其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以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现在,为了更充分地发挥云计算的特长,大多数工程师都应该掌握分布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方法,有能力掌握用于分布式计算的协议或语言,开发出可以运行在几百台、几千台甚至几万台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并用该程序管理分布在不同~的海量存储设备。也就是说,如果传统的软件工程师是和一台计算机以及有限的存储容量一起工作的话,云计算时代的工程师就应该尽快适应与数量无法预期,存储容量同样无法预期的计算机集群一同工作。在这方面, Google 研发的 GFS(分布式文件系统)、MapReduce(分布式计算系统)以及 BigTable(分布式存储系统)起到了引领技术浪潮的作用,以这些系统为代表的分布式处理模型已经成为了软件开发领域最先进也最具活力的技术。

云计算是在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技术制高点。只要把握住云计算的脉搏,就能在网络时代看得更远。希望中国计算机科学或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广大的软件开发者能更加透彻地认识云计算,利用云计算,开发出更新、更好的网络应用。希望广大的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能亲身体验云计算的优点,并在体验的过程中热爱云计算,拥抱云计算。

在网络时代,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都预示着互联网产业格局未来的演变,至少也会促成主流网络企业的重新洗牌。中国互联网产业经历过许多机会,也错失过许多机会。也许,有战略眼光的人可以在云计算的兴起过程中看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绝佳时机。也许,更早拥抱云计算的互联网企业可以让用户拥有不同寻常的网络应用体验,并借此在市场上夺得先机。

云计算是一幅美丽的图景,云计算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变革。云计算可以让互联网用户更加轻松和快乐,可以让企业更好地运行,让工程师更多地发挥潜力,让中国公司和工程师有机会进入全球大舞台。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迎接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体验“云中漫步”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0 15: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Docs 我喜欢  这样摆脱了MS  Office

   云计算  纭纭纭纭

[ 本帖最后由 zglloo 于 2008-5-10 15:3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2 18: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二郎神的"云之战":IT巨头云计算之争

孙悟空二郎神的"云之战":IT巨头云计算之争

http://serverbbs.ccw.com.cn/thread-30700-1-1.html   [转载]
 近来IT界巨头间的"云"端之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和兴趣。这有点像孙悟空和二郎神一百回合的云头大战,但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所说的"云",是指"云计算",即在互联网新时代,所有PC等终端设备里的数据和运算能力都存储到"云"里--一个与现在~相比,极便宜、运算能力强大千万倍的新型~。

  "云"端之争的双方代表,是国际巨头谷歌和微软,它们PK的论点主要有:

  争论之一:"云计算"是不是创新的新事物?谷歌认为,"云计算"这样一个新型的~模式的出现,使IT无限接近梦想:所有终端设备都变成简单的"插头",而数据的存储和运算能力都交给"云计算"来做。"云计算"开启了互联网的新时代。而微软则认为,其实早在8年前微软提出的.net战略中就已经包含了"云计算"内容,只是当时翻译成"网格计算"而已。目前炒得火热的"云计算"并没有多少新鲜的内容。

  争论之二:是"云"计算,还是"云"十端计算?谷歌认为,"云计算"的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几乎所有数据和运算能力都可搬到网络上,使廉价的PC、简单的操作系统成为潮流,由此带来的硬件、软件产业的革命拉开了序幕。但微软提出了自己的"云十端计算"概念,它认为"云"和终端都具备很强的计算能力。所有应用程序都在本地终端上使用不一定合理,因此强调"云"和端的均衡才是一种合理方式。

  争论之三:"软件即服务"是不是一种误导?谷歌认为,"云"设备的优势是廉价、开放的环境以及简单,它专为"云计算"设计了一个Android操作系统。跟其他操作系统不同,Android是具有开放标准的"云"设备,它可以免费提供给用户,从而使手机变得更廉价。而微软认为,"软件即服务"只是趋势,过度强调"软件即服务"显得有点"天真"。在目前带宽不能免费的情况下,软件要完全变成服务是不大可能的。产品和服务同等重要。

  争论之四:软件业的商业模式是否需要改变?谷歌认为,"云"时代与PC时代的软件产业,其商业模式迥然不同。互联网化的软件,其研发没有版本概念,可以实现每天无数次的在线更新,赢利模式为提供免费服务,通过广告等服务获利,因此传统的软件业商业模式将被改写。微软则认为软件作为产品的增长确实不如软件作为服务的增长那么快,但在目前带宽不能免费的条件下,软件要完全变成服务是不大可能的。像操作系统、Office等软件固定安在客户端,就比通过网络下载好。那种认为未来软件将消失或者全部免费的观点太过极端。

  一个是新崛起的互联网新秀,一个是积淀深厚的软件巨擘,他们的论点和论据乾坤深沉,各有千秋,眼下要对之判出个是非曲直,还真是不易。不妨留待时间去作评判。不过,笔者窃以为,透过"云"端的扑朔迷离,看客们还是可以窥见几许端倪:

  一是,"云时代"真的要来了。不管你是否承认,"云计算"已在悄悄地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PC时代,以摩尔定律、WINTEL架构为主导的硬件产业、传统软件产业的商业模式、企业IT架构、普通人的生活,都会因"云计算"的到来和发展而发生改变。如今你在浏览器和桌面操作系统里耗的时间哪个会更多?几年前须要下载才能看的图片、视频和电影,现在都已可以在线欣赏,中小企业自主建设管理的IT系统,亦已能通过SAAS(软件即服务)等方式解决。不久的将来,只要你的PC 或手机等终端里安装了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和功能完整的浏览器,开机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你存在"云"中的应用软件和数据就会同步到达终端供你使用。是带宽的发展以及硬件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带给了我们这一切。

  二是,"云"时代将会诞生"云"巨头。当PC时代到来的时候,IBM、苹果电脑等开始了重建,并诞生了微软、英特尔等巨头。而"云计算"为后台的互联网时代到来时,我们知道肯定会有新的巨头诞生。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企业,而时代更替往往也是新旧势力换班的时刻,传统利益的代表或会像恐龙一样轰然倒地,或者是舔干自己的血,然后默默地开始脱胎换骨的重建。

  抓住这个机遇,一些敏锐的先行者已经未雨绸缪,棋先一着。"拥抱互联网"。最新一期英特尔公司的内刊上已经大大提升了互联网在英特尔战略中的重要性。英特尔近日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土豆网、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此大举介入互联网的潜在市场和商机。这个芯片技术产业的巨头,已经敏锐地捕捉到未来的趋势。

  三是潮流难挡,商业模式终会改变。当互联网时代取代PC时代的时候,软件业的商业模式不可避免地会经受各种挑战。虽然Windows不会完全消失,但"云计算"将改变传统的模式。以卖最终版本或通过版本不断升级的"软件许可模式"赚钱,可能难以延续。取而代之的是提供免费软件服务,通过广告等其它服务获利的新赢利模式。IT技术和互联网的演进,带来了一次次革命,它对我们真正的挑战是看你有没有勇气把过去的利益包袱抛掉,在守住短期利益和赶上时代步伐哪个更重要上作出果断抉择。那些希望鱼与熊掌兼得的公司很难办,因为商业史上找不到既能守住传统模式,又是新利益领导者的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2 19: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实说!名嘴崔永元大话云计算
  【IT168 博客精选】本文转载自崔永元博客,原文名为《云计算》。

  今天参加了一个好玩儿的研讨会——谷歌(Google)媒体日。

  当主持人宣布参加者有网络资深人士我的时候,台下一片笑声,看来我的网盲症相当有名。

  我却没笑。一来最近我已经学会看邮件了,虽然回复是用电话,二来最近我已经学会搜索了,虽然找到资料是用手抄,最重要的是今天中午我和李开复博士等真正网络资深人士吃了饭,他们狂聊网络的“昨天今天明天”,其中掺杂大量的MSN、QQ等专业术语。我听的头晕,好像坐飞机到了美国,一下飞机又坐木盆漂到古巴,然后换挎斗摩托车去了委内瑞拉,没休息就连坐五遍过山车一样。

  所以我没笑。

  网络时代到了,我们从秦朝一步迈到唐朝。信息供给方面真是欣逢盛世,一句顶一万句不可能了,一万句顶死一句到是常见。打发时间可以灌水,再穷也能抢个沙发,看你顺眼可以加你,雇一个人就能制造一千万人关注你的现象,人人都是作家,什么观点也封不住,敲敲键盘就可以把积蓄花完,全世界的人陪你斗地主,没见面就爱死个人,不买票就看电影,一晚上粘贴完毕业论文……

  春天来了,什么都能长出来

  网络搜索让所有传统媒体都成了内容供应商,这很像潘家园,摊位众多,什么都卖。所以我说了一句“为搜索负责”。意思是别搜到八篇,七篇都靠不住,如果网络搜索又成为传统媒体二次内容供应商的时候,使用或引用者以讹传讹的可能性就巨大,差不多有云计算那么大。

  当然网络时代谈负责任就像跟中国移动谈取消单向收费一样可笑,因为双向都谈不明白。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你大可不必一惊一乍,徐小平先生传授了网络时代危机公关的秘诀——忍,不管你惹了什么祸,忍上一周,其它的冒失鬼就会来救你,你一定相信,你的“门”不是最后一扇“门”。

  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每天不坐在电脑前鼓捣一会儿,就好像吃饭没就菜一样别扭,除了《论语》心得,你没的跟别人讲,你知道的对方也知道,你敢天天谷歌,他就敢没事百度。

  世界变得很小,网络翻译系统让你轻意浏览全球各大报头版头条,你发现不是全世界球迷都关心中国足球队出线,官话成了传统媒体专利,他们一本正经地越讲得起劲你越能想起郭德纲。

  不说了,还想去扔两块板砖呢。

  最后,我对主办方说,采访网络的记者真可爱,一个个书生气十足,主办方说,写出来也会判若两人。

  真是云计算啊!

小崔眼里的云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2 19: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计算有些像10年前(1996年左右)红极一时后来无声无息的网络计算机,那时由于CPU不够强大,一帮人还有国际公司想象用网络实现客户机的一些事情。

另外,我对吹嘘的云计算的安全性颇为怀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5-4-22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