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楼主: 昂宿星团人

耐力超强的人...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3 07: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矣,希望某xx今天也能给偶足够的吐槽的说。
yande.re 104814 animal_ears gayarou inubashiri_momiji shameimaru_aya touhou wings.jpg
abbr_339e042b5f7a9376ebedd2eb0bfcfc3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07: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yande.re 167876 konpaku_youmu saigyouji_yuyuko sazanami_mio touhou.jpg
abbr_2615f3b12817a47227c58e66fffd8aba.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基本分 +10 收起 理由
xx318088 + 10 lovable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07: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发这些,今天在学校泡了一天,跟小组讨论设计桥梁的问题的说。 。还动手做模型,晕头转向中。。。。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学生物的说。
abbr_891e9a10fc40c60afd3b17d45a981add.jpg
yande.re 124356 alice_parade hitorimeno_alice ito_noizi naked unisonshift.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07: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两张的说。
yande.re 152122 cleavage fixed goma_satoshi miko no_bra nopan yukata.jpg
yande.re 122291 hakamada_hinata loli naked ro-kyu-bu! tinkle.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基本分 +5 收起 理由
xx318088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07: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只文文的画风无爱。。就不右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08: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241# xuyongchen
随意的说。。。只要别看了之后就溜走,一句话不给偶留就好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08: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08: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242# Kevinwn


    不知道明年竞赛会怎么样。公式不太好弄,活跃度每个人都不一样,要做数据表格才行 诶,明年的事还没谱呢。。反正lokey现在做的相当不错
    下了,等这学期适应下来再说了。基本天天都是满载状态。

期待nexus 7.虽然不能运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08: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244# xuyongchen


    。。。偶还好的说,毕竟算是senior生的说,这还算好的说,不过就是设计桥梁什么的让偶学生物的一阵郁闷的说。幸亏组员里有engenering专业的人,否则还真不好办的说。
凡事慢慢来的说,该提点loky的时候还是得提醒一下的说。毕竟你是资格最老的前辈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2: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abc猜想已证明?
时间:2012-09-12 16:49 来源:环球科学(huanqiukexue.com)
日本数学家望月新一发表长达500页的abc猜想的证明。如果此证明被确认,将会是“21世纪最令人震惊的数学成就之一” 。
  

   将自然数以螺旋形式排列,并标出其中的素数,我们就能看到一个迷人且奇妙的图形,称之为“乌兰螺旋”(Ulam spiral)

    数论领域中最重要的难题之一abc猜想或已被解决,这则重磅消息打破了数学界一贯的沉静,人们开始对此议论纷纷。
    日本东京大学(Kyoto University)的数学家望月新一(Shinichi Mochizuki)发表了一篇长达500页的论文来证明abc猜想(abc conjecture)。此猜想提出了一个整数之间的关系式,是一个“丢番图”问题('Diophantine' problem)。
    abc猜想是由大卫·麦瑟尔(David Masser)和约瑟夫·厄斯特勒(Joseph Oesterle)在1985年分别独立提出的。abc猜想或许并不被人们所熟知,没有费马大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知名度高,但是在某些方面它却更为重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家多利安·戈德费尔德(Dorian Goldfeld)说:“如果abc猜想得到证实,将一举解决众多著名的丢番图问题,这其中就包括费马大定理”。他还说道:“如果望月新一的证明是正确的话,这将是21世纪最令人震惊的数学成就之一。”
    与费马定理相似,abc猜想中同样涉及到a+b=c的关系式。其中,需要指出的一个概念就是无平方因子数(square-free number),所谓无平方因子数是指不能被任何整数的平方(除了1以外)整除的数。例如,15和17就是无平方因子数,但是16和18却不是,它们分别能够被4和3的平方整除。
    数字n的“无平方因子”部分记为sqp(n),是指用n的素数因子相乘所得到的最大无平方因子数。例如,sqp(18)=2×3=6。
    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那么理解abc猜想就不成问题了。在abc猜想中,首先考虑三个整数a、b、c的乘积a×b×c,或者简写为abc;然后,计算这个乘积的无平方因子部分sqp(abc),它与a、b、c三者的特有素数因子相关。abc猜想描述如下:有任意整数a、b,令 c=a+b,那么存在大于1的常数r,使得比值sqp(abc)r/c总是大于0。举个例子,假如a=3,b=125,因此c=128,sqp(abc)=30 ,那么存在r=2,使sqp(abc)2/c= 900/128>0。此外,如果取r=2,那么对任意整数a、b,sqp(abc)2/c总是大于1的,当然也大于0。

深层次的关联

    abc猜想将许多丢番图问题都包含在其中,比如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说的是:当整数n > 2时,关于x, y, z的不定方程,无正整数解)。同许多丢番图问题一样,abc猜想完全是一个素数之间关系的问题。斯坦福大学布拉恩·康拉德(Brian Conrad)曾说,“在a、b和a+b的素数因子之间存在着更深层的关联”。许多数学家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试图证明这一猜想。在2007年,在法国数学家吕西安·施皮罗(Lucien Szpiro)在1978年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首次宣布对abc猜想的证明,但很快就发现证明中存在着缺陷。
    和施皮罗情况相似,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曾在1994年对费马大定理做出了证明,但是望月新一曾运用椭圆曲线理论对这一问题提出过反驳——这一平滑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y2=x3+ax+b 。
    然而,望月新一的研究工作与前人的努力并没有太多关联。他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数学方法,使用了一些全新的数学“对象”——这些抽象实体可类比为我们比较熟悉的几何对象、集合、排列、拓扑和矩阵,目前只有极少的数学家能够完全理解。就如同戈德费尔德所说:“在当今,他或许是唯一一个完全掌握这套方法的人。”
    康拉德认为,这项研究工作“包含着大量的深刻思想,数学界要想完全理解消化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整个证明包含四个长篇论文,每一篇都是建立在之前论文的基础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读并理解这些深奥的长篇证明,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此证明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沿着作者的证明思路进行研究。”
    望月新一取得的研究成果使得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康拉德说:“望月新一曾经成功证明过极为艰深的定理,并且他的论文表达严谨,论述周密。这些都使我们对于成功证明abc猜想充满了信心。”另外,他还补充道,所取得的成绩并不仅限于对此证明的确认。“令人感到兴奋的原因不仅仅在于abc猜想或许已被解决,更在于他所使用的方法和思想将会成为以后解决数论问题的有力工具。”

文章来源于《自然》(Nature)杂志。此文发表于2012年9月10日,已得到《自然》杂志的转载许可。

评分

参与人数 1基本分 +5 收起 理由
xx318088 + 5 意义不明{对我来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2: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环球科学卖萌了。。。是京都大学不是东京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2: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经典解释被实验推翻
时间:2012-09-12 15:57 来源:环球科学(huanqiukexue.com)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一种常见解释被证伪。
  


不确定性原理限制了我们对一个量子系统的了解,但结果的不确定性并不完全是测量行为导致的。
(供图:C·达金/科技图片图书馆)

    和学生们所学的相反,旁观者并不总能感觉到量子不确定性。一项新实验证实,对一个量子系统的测量不一定会导致不确定性。研究推翻了大量关于量子世界为何如此不可知的解释,但可探测的最小尺度的基本极限仍然不变。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量子力学的一块基石。简单地说,这个原理导致我们对量子世界的探索有一个基本的极限。例如,你越是确定某个粒子的位置,就越不能确定它的动量,反之亦然。这个极限被表述为一个方程,在数学上很容易证明。
    海森堡有时把测不准原理称为进行测量的一个难题。他最著名的思想实验是对一个电子拍照。为了拍摄照片,科学家可能要向电子的表面发射一颗光子。这会暴露电子的位置,但光子也会把能量传递给电子,使它发生位移。探测电子的位置会不确定地改变它的速率,而测量行为引发的不确定性足以让这个原理成立。
    物理系学生在入门课上仍然在通过学习测量干扰来理解测不准原理,但人们发现这不一定是对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艾弗瑞·斯坦恩博格(AephraimSteinberg)和他的团队对光子进行了测量,发现测量行为引发的不确定性可能小于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要求。不过,我们对光子性质的整体了解中包含的不确定性仍然高于海森堡原理的下限。

    巧妙的测量
    斯坦恩博格的团队并没有测量光子的位置和动量,而是两个不相干的性质:光子的偏振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面上的偏振本质上是和另一个面上的偏振状态相互联系的,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对这两种状态的确定了解有一个极限。
    研究者“稍微”测量了光子在一个面上的偏振状态,这种测量既不会干扰光子,又足以大致了解它的偏振方向。然后,他们测量了光子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偏振状态。最后,他们精确测量了光子在第一次测量的平面上的偏振状态,看看它是否受到了第二次测量的干扰。
    多次进行实验之后,研究者发现测量一个偏振状态对另一个状态造成的干扰不一定像测不准原理预言那么多。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干扰是测不准原理所预言的一半。
    斯坦恩博格说:别太激动——测不准原理还是对的。“最后,你还是无法同时准确得知两种量子态。”但实验显示,测量行为不一定是导致结果不确定的原因。他说:“如果系统中本身就包含了很多不确定性,那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不一定全部是测量行为导致的。”
    最新实验第二次进行了小于不确定极限的测量。今年早些时候,奥地利的维也纳科技大学的一位物理学家长谷川宇治(YujiHasegawa)测量了中子的自旋,结果的不确定性小于假设系统中所有的不确定性都由测量导致的预测结果。
    但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清晰地解释了海森堡原理解释的错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格里菲斯大学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霍华德·维斯曼(HowardWiseman)说:“这是海森堡测量干扰不确定原理的最直接的实验证明。这很可能对教科书的作者们有用,让他们知道简单地把测量和干扰联系起来是错误的。”
    不过,要动摇古老的“测量导致不确定”的解释也许很难。甚至在进行实验之后,斯坦恩博格仍然在最近留给学生的一份作业中提出了一个测量如何导致不确定的问题。他说:“直到批改作业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的题目是错的。现在我要小心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2: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247# xuyongchen


    ...是挺有喜感的说。话说日本的京都和东京确实不是一回事的说。矣,二战的时候东京挨炸但是京都据说是一个炸弹也没挨的说,据说是为了保护名胜古迹之类。。。
偶去睡觉的说。最近都有黑眼圈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3: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次熬啊,场地考试没轮上,眼看时间到了要轮到我了,车上的人办了个干脆事,直接把车撞田地里了,车废了。。。,都别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3: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个更犀利的起步差点把教练撞死,教练把鞋都跑飞了才闪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4-10-4 21: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