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6062|回复: 10

[重大新闻]★★★美国建42个射电望远镜 全天搜寻外星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30 19: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建设42个射电天文望远镜


全天候搜寻外星人

据国外媒体5月29日报道,现在搜寻宇宙周围的生命将24小时全天候开始。搜寻地外智能(SETI)协会计划2007年底在美国加州北部建立42个射电天文望远镜碟,这样就可以持续不断地扫描天空,捕获来自外星人的电波。

“全球许多地方都在做SETI搜寻工作。他们聆听来自外太空的无线电信号,只是不是全天候的,” SETI协会研究宇宙生命的斯科特·哈伯德(Scott Hubbard)说,“科学家签订使用设备的时间通常一次为几天或几周,没有持续监测。”

当42架射电天文艾伦望远镜纵队准备就绪,投入运营时,情况就会变。此望远镜以微软公司的一名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的名字命名,因为他捐赠了1250万美元工程费用的一部分。

“当你将所有的这些碟集合起来,就可以在天空中形成一个漂亮的大补丁,你可以收听来自非常遥远地方的特别细微的信号,”哈伯德说,“你不可能会有能计划收听广播信号的人。当然,你希望挑一台一台成百上千年前留在不同行星上的老式收音机。而我们自己的电波经过100年到达了太空。AM电波只能传送到那里。”

更加长远的计划是将此纵队扩充到350架碟。但由于此项目全凭私人资助和捐献,因此时间不好定。

这些碟架设在加州北部的帽子湾,这里是受保护的自然碗状区。这可以减少探测天空的电波干扰,以更好地搜寻地外文明。

视觉望远镜最适合于低光线污染的偏远地区,而射电天文碟需要扫清电波干扰。

来源:腾讯科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0 2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强了,要能能找到的话,大家都有功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1 10: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爽了,粮不会断了,而且加大找到et的几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1 11: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规模扩大了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 21: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经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 22: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 主力算seti@,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09: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服务器跟得上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5 17: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努力挣钱吧,为SETI@Home捐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6 13: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cdiyer 于 2007-6-4 09:04 发表
不错,服务器跟得上就好了


从官方网站上的新闻来看,电力供应的问题远比服务器问题更加迫切,貌似berkeley的实验室经常要停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8 12: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每个国家都捐一个大锅,我们就算中国那个,多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8 13: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oozhou 于 2007-7-28 12:01 发表
最好每个国家都捐一个大锅,我们就算中国那个,多好啊


科学上沙文主义可不好。。。
到处有大锅就应该联合起来!
目前射电天文学领域已经广泛应用长基线的干涉技术,将遍布全球的射电望远镜综合起来,获得了等效口径相当于地球直径量级的射电望远镜。美国建设了VLBA,欧洲建设了EVN,二者组成了国际VLBI网。日本的VSOP,利用日本HALCA卫星携带的8米射电望远镜与地面上的射电望远镜组成干涉仪。

筹建中的平方千米阵
初期选址有澳大利亚、南非、中国、阿根廷四个国家参加了角逐。2006年9月,中国和阿根廷的方案分别由于地理条件以及电离层不稳定而遭到否决[1]。澳大利亚和南非因良好的无线电环境成为最后的候选者。平方千米阵计划将于2008年左右选定最终建造地点,2010年开始建造,2015年试运行,2020年开始全面运行。整个项目预计将耗资16亿美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5-5-11 19: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