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5073|回复: 9

科学美国人简体中文版死而复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2 11: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美国人简体中文版死而复生?

《科学美国人》死了,科学中国人还活着http://www.xici.net/b2671/d31532716.htm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科学美国人》简体中文版的猝死

《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独家授权简体中文版为一本高品质的科普读物,超过70%的文章来自《科学美国人》英文版和其他版本,适合高科技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工作者、教师、公务员和所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科学爱好者阅读。
http://www.scia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11: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窃听外星人的广播http://www.sciam.cn/article.php?articleid=818
2007-01-10    环球科学编译      

在宇宙中,我们是孤独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去搜寻其他恒星周围的生命,或者去窃听他们的动静。

2007110召开的美国天文学年会上,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新方法,能够检测1,000颗最靠近我们的恒星周围,是否存在着类似地球的智慧文明。

以前对地外文明所做的搜索(例如SETI计划)都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外星人想让我们找到他们,因此会有意地发出高强度的、特定波长的无线电信号。不过近50年来的搜索都一无所获。新提出的这项计划寻找的则是外星文明无意间泄露出来的信号。换句话说,我们打算窃听他们的电视信号、调频广播,甚至是军用雷达发出的信号。

       正在澳大利亚兴建的米卢拉广角天线阵(Mileura Wide-Field Array),就能完成这项任务。它有能力窃听方圆30光年以内,大约1,000颗恒星(包括周围的智慧文明,假如他们存在的话)发出的无线电波。更强大的射电天文台,比如正在筹建中的平方千米天线阵,将有能力窃听方圆300光年以内的智慧文明,覆盖的恒星总数将达到1亿颗。

       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并不孤独。
(编译/Steed

责任编辑: adm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2 11: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前就知道了~~~我可是忠实读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3 09: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呢~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3 12: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收藏,会常去看的,谢谢楼主
PS:那张猎户座大星云中的超音速子弹头相片太奇妙了

[ 本帖最后由 扎西日泰 于 2007-4-23 12:0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3 18: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扎西日泰 于 2007-4-23 12:01 发表
已收藏,会常去看的,谢谢楼主
PS:那张猎户座大星云中的超音速子弹头相片太奇妙了

哪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21: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猎户座大星云中的超音速弹头http://www.sciam.cn/article.php?articleid=1049
猎户座大星云中的超音速弹头
2007-04-01    环球科学 编译 steed      

位于美国夏威夷的双子座天文台最近公布了一张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前所未见的、气体超音速“弹头”的细节,以及这些弹头从猎户座大星云的分子氢云中穿过时产生的尾迹。这张照片是利用最新的激光导星适应光学技术拍摄的,这种技术可以实时修正地球大气引起的图像扭曲。



猎户座大星云是一片恒星形成区域,距离我们相对较近,仅有约1,500光年。许多大质量恒星在这里的气体尘埃密集环境中大规模诞生,由此产生出许多罕见的天文奇观。




      
    猎户座大星云中的弹头最早是在1983年在可见光波段被人发现的。到了1992年,根据红外线波段拍摄的一系列照片,天文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气体团块是从猎户座星云的深处,被一种未知的剧烈活动事件抛射出来的,这一事件很可能与最近发生在那里的大质量恒星集体诞生有关。这些弹头以高达每秒400千米的速度向外穿透星云,相当于星云中声速的1,000多倍。虽然这些气体团块被称为“弹头”,但实际上它们是相当庞大的。弹头的典型尺寸约为太阳系中冥王星轨道直径的十倍。这张照片中显示的尾迹长约1/5光年。
在弹头的尖端,气体被激波加热到大约5,000°C,令那里的铁原子云发出明亮的光(照片中呈现出蓝色),那里的分子氢云则在弹头与周围气体的猛烈碰撞中惨遭分解。不过在弹头尾迹的边缘,氢分子并未遭受破坏,而是被加热到大约2,000°C。弹头在气体云中穿行而过时,会在身后留下明显的管状尾迹,被加热的分子氢气体照亮了这些尾迹(照片中呈现出橙色)



       “这张照片展示的细节远远超出了以往的任何照片,即揭露了弹头的结构,也揭示了它们闯入周围的分子云时产生的尾迹的结构。我认为这张照片非常棒,”美国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迈克尔·伯顿(Michael Burton)评论说。15年前,伯顿和已故的戴维·艾伦(英澳天文台)最先提出了这些奇异弹头的起源理论。“如此精细的观测能力,可以让天文学家在今后几年内追踪这些结构的演化,因为随着弹头向外运动,每年这些结构都会发生微小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4 09: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弹头”是自然的天文现象吗?感觉好像外星人发动殖民星战争(gundam看多了,呵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4 16: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环球科学学校的阅览室一直都有,貌似没停过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4 16: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Lightalt 的帖子

那是一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本来是什么中国信息研究所什么的来搞的~~~后来老美嫌卖得太少不续约了~~~给了电脑报社来搞~~~原来的杂志就叫《科学》~~~新的才是《环球科学》~~~不过现在老的那本杂志变得很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4-9-30 21: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