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西博天文台: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第1行: | 第1行: | ||
=='''阿雷西博天文台'''== | =='''阿雷西博天文台'''== | ||
[[Image:Arecibo_Observatory_=_the_main_collecting_dish_is_305_m_in_diameter.jpg|thumb|260px|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全景照片]] | [[Image:Arecibo_Observatory_=_the_main_collecting_dish_is_305_m_in_diameter.jpg|thumb|260px|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全景照片]] | ||
'''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 | '''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位于波多黎各岛的山谷中,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面口径[[射电望远镜]](现已被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山区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超越),直径达305米,后扩建为350米,由康奈尔大学管理。阿雷西博望远镜是固定望远镜,不能转动,只能通过改变天线溃源的位置扫描天空中的一个带状区域。 | ||
<BR><BR> | <BR><BR> | ||
1974年,为庆祝改造完成,阿雷西博望远镜向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发送了一串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成的信号,称为[[阿雷西博信息]]。如果信息被[[地外智慧生命]]所接收,会读到如右图所示的信息,从上到下依次为:用二进制表示的1-10十个数字;DNA所包含的[化学元素序号;核甘酸的化学式;DNA的双螺旋形状;人的外形;太阳系的组成;望远镜的口径和波长。向球状星团M13发送信息的原因是其中的恒星分布比较密集,被地外智慧生命接收的可能性较大。 | 1974年,为庆祝改造完成,阿雷西博望远镜向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发送了一串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成的信号,称为[[阿雷西博信息]]。如果信息被[[地外智慧生命]]所接收,会读到如右图所示的信息,从上到下依次为:用二进制表示的1-10十个数字;DNA所包含的[化学元素序号;核甘酸的化学式;DNA的双螺旋形状;人的外形;太阳系的组成;望远镜的口径和波长。向球状星团M13发送信息的原因是其中的恒星分布比较密集,被地外智慧生命接收的可能性较大。 | ||
第7行: | 第7行: | ||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因其壮观的外形受到影视作品的青睐。007系列黄金眼和电影《接触》的部分场景是在这里拍摄的。 |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因其壮观的外形受到影视作品的青睐。007系列黄金眼和电影《接触》的部分场景是在这里拍摄的。 | ||
<BR><BR> | <BR><BR> | ||
==相关链接== | ==相关链接== | ||
*[[阿雷西博信息]] | *[[阿雷西博信息]] |
2021年5月25日 (二) 16:08的最新版本
阿雷西博天文台

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位于波多黎各岛的山谷中,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面口径射电望远镜(现已被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山区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超越),直径达305米,后扩建为350米,由康奈尔大学管理。阿雷西博望远镜是固定望远镜,不能转动,只能通过改变天线溃源的位置扫描天空中的一个带状区域。
1974年,为庆祝改造完成,阿雷西博望远镜向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发送了一串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成的信号,称为阿雷西博信息。如果信息被地外智慧生命所接收,会读到如右图所示的信息,从上到下依次为:用二进制表示的1-10十个数字;DNA所包含的[化学元素序号;核甘酸的化学式;DNA的双螺旋形状;人的外形;太阳系的组成;望远镜的口径和波长。向球状星团M13发送信息的原因是其中的恒星分布比较密集,被地外智慧生命接收的可能性较大。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因其壮观的外形受到影视作品的青睐。007系列黄金眼和电影《接触》的部分场景是在这里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