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nstein@Home:修订间差异
第43行: | 第43行: | ||
==相关链接== | ==相关链接== | ||
*[http:// | *[http://einstein.phys.uwm.edu/ Einstein@Home 官方项目网站(英文)] | ||
*[http:// | *美国物理学会的 [http://www.einsteinathome.org/ Einstein@Home 官方网站(英文)] | ||
*本站翻译的 [http://boinc.equn.com/einstein/ Einstein@Home 主题中文站] | *本站翻译的 [http://boinc.equn.com/einstein/ Einstein@Home 主题中文站] | ||
*本站论坛的 [http://www.equn.com/forum/forum-13-1.html Einstein@Home 讨论区] | *本站论坛的 [http://www.equn.com/forum/forum-13-1.html Einstein@Home 讨论区] |
2008年7月20日 (日) 18:06的版本
Einstein@Home
Einstein@Home 项目基于 BOINC 平台,设计目的是利用志愿计算的威力来处理分析 LIGO 和 GEO600 采集的海量观测数据,以从中寻找引力波存在的证据。该项目由 威斯康新-密尔沃基大学的 Bruce Allen 教授领导,在美国物理协会的支持下,作为“2005 世界物理年”的活动项目于 2005 年 2 月开始正式运行,已成为 BOINC 平台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项目正在对 LIGO 探测器首次运行在设计精度上所探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研究背景
爱因斯坦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引力波的宇宙之中,恒星的爆炸,黑洞的碰撞以及其它强烈的宇宙事件制造了引力波,从而可能改变时间和空间。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探测到这些引力波,这是因为这些十分微小的引力波需要足够灵敏的仪器才能测量到,就好比在地球测量太阳上一个原子的宽度一样困难。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灵敏的探测器来观测这些引力波。其中,位于美国的 LIGO 探测器和位于德国的 GEO 600 探测器正在共同探测来自恒星和黑洞的引力波。这个实验需要庞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因些 LIGO 小组发起了 Einstein@Home 项目。
如果真探测到引力波,我们将获得一种全新的方法以观测宇宙。更多的项目研究背景请查看 Einstein@Home 的项目背景。
数据处理
Einstein@Home 的数据处理分为多个大阶段,对应 LIGO 探测器和 GEO600 探测器在不同阶段探测到的数据。
- S3(2005 年 2 月-2005 年 8 月)
- S4(2005 年 7 月-2006 年 7 月)
- S5(2006 年 6 月至今)
各个大阶段还分为若干个小阶段,如项目当前运行的阶段为 S5R3。
TODO:简述一下处理数据的方法。
关于项目屏幕保护程序的详细说明,请访问 Einstein@Home 的屏幕保护。
研究成果
Einstein@Home 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发现引力波的存在,在此之前,项目在各个研究阶段的结果也已通过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公开,目前已有:
- 项目官方网站上的 S3 阶段初始报告(英文)
- 项目官方网站上的 S3 阶段最终报告(英文)
- S4 阶段论文(英文)(PDF 下载)
优化计算程序
项目在 S4 运行阶段时,匈牙利程序员 Akosf Fekete 对项目的官方计算程序进行了汇编层面的优化,引入了对处理器的多媒体扩展指令集(如 SSE、3DNow! 等)的支持,大幅提高了程序的计算速度,也大为加速了项目在该运行阶段的进展。Akosf 的努力得到了项目方的认可,其使用的优化手段之后也被项目方在开发新的计算程序所使用。但考虑到项目研究内容所需的严谨性,计算程序的计算结果必须得到项目方所有成员的认可,在那之后的优化程序均是由项目方自行发布。
Einstein@Home 项目方也为当前运行的 S5R3 阶段提供了优化计算程序,在支持 SSE 指令集的计算机上,使用优化程序后,任务单元的完成时间可以减少 30-50%。详细请见本站论坛中的 Einstein@Home 官方优化计算程序。
如何参加
- 首先您需要下载BOINC计算平台并且安装:http://boinc.berkeley.edu/download.php
- 然后打开BOINC软件.在简易视图中请点击"Add Project"按钮,或者在高级视图中请点击"工具-->加入项目"
- 在向导对话框中点击"下一步",找到Einstein@Home项目并且选中,接着点击"下一步"
- 如果您还没有本项目帐号,请注册;如果您已经有了本项目帐号,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和您注册时填写的密码[注意,这里的密码是指您注册本项目时填写的密码,并非您的电子邮件密码]
- 最后点击"下一步",即开始参加本项目.
我们推荐您加入Team China团队.在此登入您的帐号,然后在Team一项中选择Team China即可
相关链接
- Einstein@Home 官方项目网站(英文)
- 美国物理学会的 Einstein@Home 官方网站(英文)
- 本站翻译的 Einstein@Home 主题中文站
- 本站论坛的 Einstein@Home 讨论区
- 本站论坛的 Einstein@Home 项目新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