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SETI”的源代码
←
SETI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关于数据分析的更多信息'''=== SETI@home的软件可以搜索比SERENDIP IV所能搜索的信号弱10倍的信号,因为它采用了一种增强运算算法,称为“相干积分(coherent integration)”。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台计算机(包括SERENDIP程序)有足够的处理能力来独立实现这种方法。你的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在各种频率,带宽和啁啾速率中搜索较强的信号。你从我们这里获得的每一个工作单元都会进行如下的步骤。 我们先来看一看最需要运算处理能力的部分。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消除数据中的啁啾频率,也就是说要消除多普勒效应的影响。最好的方法是,在-10Hz/秒到+ 10Hz/秒的频率内,步长为 0.002Hz/秒,进行约20000次的操作。在每一个啁啾频率上,对107秒的数据消除啁啾之后,再将数据分成8块,每块13.375秒的数据块。每个13.375秒的数据块用0.07Hz的滤波器搜索,试图发现一些有意义的峰值信号(这意味着对每个啁啾频率上的每个数据块要进行约131072次测试)。这样的话,有非常非常多的数据要处理。在这第一步的处理中,你的计算机要进行约2000亿次的运算。而我们要做一些10Hz/秒到50Hz/秒之间的数据处理。 工作还没有完呢!因为我们还要搜索其他的频带。下一步,我们将滤波器的带宽加倍到 0.15Hz,同时因为滤波器的带宽加宽了,我们只需要检测四分之一的速率就可以了。在我们完成上面的处理之后,我们只完成了四分之一的工作,或者说完成500亿次的运算。是不是太简单了? 在下一步,我们再将滤波器的带宽加倍(从0.15到0.3Hz),同时将啁啾频率再减少四分之一。这一步(包括这以后的后续步骤)的处理工作只是前一步的1/4。那么这里有125亿次运算发生。就这样,对于那107秒的数据的连续14次的带宽加倍(0.07,0.15,0.3,0.6,1.2, 2.5,5,10,20,40,75,150,300,600和1200Hz)会产生总共2750亿次的运算。所以说,我们主要对窄带的数据进行分析(大约70%的工作量)。 最后,那些在某些频率,带宽和啁啾组合下的比较强的信号实际上是从地球上产生的信号。只有在12秒内产生并消失的信号(12秒钟正好是射电望远镜经过天空中某一点的时间)才有可能被认为是地外生命的信号。同时,这样的超过某一门限的峰值信号会被记录下来。
返回
SETI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关于我们
教程指南
文献资料
项目介绍
程序下载
分布式论坛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