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LHC@home:项目背景”的源代码
←
LHC@home:项目背景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爱因斯坦是干什么的? 能量如何与物质发生转化?== (改写自《[http://livefromcern.web.cern.ch/livefromcern/antimatter/index.html 反物质——世界的终极镜像]》) ===质与能=== 如果你能够把 1kg 糖,或者 1kg 水,或者无论 1kg 什么东西里面蕴含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你可以用这些能量来驱动一辆汽车不停地行驶 100000 年!为什么呢?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 1905 年从狭义相对论中推导出了那个著名的公式:E=mc2,这个公式说明了:质量是能量的一种极其浓缩的形式。 能量就像自然中的货币,有两种通货,它们的汇率是巨大的,达光速的平方。1kg 物质对应 25,000,000,000 千瓦时,1g 物质转化成的能量可以支持一个中型城镇一天! [[Image:Ener1.gif|frame|center]] <br> ===质能如何相互转换?=== 横穿太阳系的大型陨星速度通常为 30km/s。如果这样的一个陨星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它的动能就会转化为热能,温度可达 100,000 摄氏度,绝大部分它的物质会融化,它就变成了流星。但光的速度是它的 10000 倍,就是 '''300,000 km/sec''' ! 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任何物体都不能被加速至光速'''。但我们可以用 CERN 的回旋加速器把单个粒子(如质子,即氢原子核)加速到光速的 99.99999%。 如果两个具有这样的速度的粒子迎头相撞,'''碰撞中释放的巨大能量可以转化为物质'''。与之相反,在核电站中,物质被转化为能量。但是,这只是一个公式的双向运用:E=mc<sup>2</sup>。 [[Image:Ener2.gif|frame|center]] <br> ===碰撞中会产生什么物质? === 在一个硬币工厂中,金属被铸造成硬币。硬币只有一定的大小和价值,比如说1分、2分、5分、1角、2角、5角和一元。相似的,自然不允许能量被转化为任意种类的物质。自然已经给我们做好了“模子”,对应一定的能量和其他特性。 这些“模子”与'''粒子'''相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粒子就是质子、中子和电子。它们有一定的属性,比如质量、电荷和它们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 但在加速器中的碰撞能得到的极大的能量也能转化为一些稀有奇异的、已经不在现今的宇宙中的粒子。它们有点像古代的钱币,比现在的粒子重得多。它们能给我们一个观看过去的独特视角。它们十分“易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衰变成普通得多的粒子。 这些稀有的粒子中,有一种叫“'''希格斯玻色子'''”。它比其他古老的“钱币”能科学家看到更远的过去。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究这种粒子揭开 130 亿年前大爆炸之后的瞬间隐藏的秘密。 [[Image:Ener3.gif|frame|center]] <br><br> ==什么是 LHC ? 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被建立起来的世界上最大的高能粒子加速器!== ===别具一格的工具===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一台粒子加速器。它建造在 CERN。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物理实验室。当 2007 年时,LHC 将全面启用。届时,它将会是全世界最强的粒子研究工具。 LHC 将会代替 [http://cerncourier.com/main/article/41/1/2/1 LEP(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它将坐落在 100m 的地下一条 27km 长的隧道里。它能将两束质子加速到 7 特电子伏的能量,然后发生碰撞。质子碰撞所产生的能量将会有 14 特电子伏。但 LHC 也不会限制质子与相对较重的离子的碰撞。他们的碰撞还能产生 1148 特电子伏的能量。 [[Image:LHCdesign.jpg|frame|center|LHC 全景示意图]] 在向 LHC 注入之前,质子速将存放在 CERN 现有的加速器复合体 里。这是一个机器的附带装置,里面有不断增加的能量。每次将质子束注入后,出来的将具有更高能量。 [[Image:AccelPlan.gif|frame|center|CERN 加速器复合体]] LHC 必须拥有能制造 8.36 特斯拉的磁场,才能把带有 7 特电子伏能量的质子的轨道弯曲成环状。这就要应用超导的性质。超导性是特定物质的一种性质,在极低的温度下它们的电阻会消失。LHC 将会在比室温低 300 度的环境下工作(甚至比外太空更冷!)。LHC 的实验使用最高科技的加速器、超导电磁铁等。1296 块超导电磁铁和超过 2500 块的其它磁铁将引导质子束的运行方向和使它们产生碰撞。它们之中有各种各样的磁铁,有大的,小的,有超导电的,调焦的,还有四极的。当 LHC 竣工以后,它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超导电设备。 [http://public.web.cern.ch/public/Content/Chapters/AboutCERN/CERNFuture/LHCExperiments/LHCExperiments-en.html 五项实验]都配有检电器。它们将质子束碰撞时的信息记录下来并传送给我们。它们将处理比现在整个欧洲通讯网络信息量还大的数据。 ===为什么我们需要 LHC ?=== 因为我们现在对宇宙的认识还不完整。 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众多物理学家的理论和发现揭示了[http://public.web.cern.ch/public/Content/Chapters/AboutCERN/WhyStudyPrtcles/StandardModel/StandardModel-en.html 粒子与力的标准模型]这一个描述物质基本结构的图景。在现在,标准模型已经被广泛验证,并被应用于解释并预言广泛的物理现象。不断重复的精确实验出来的结果与标准模型的预言精确匹配。不过,由于它还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所以,'''故事远未完结'''。 [[Image:Sm3.jpg|frame|center]] 在这些疑惑当中,最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基本粒子会有各自不同的质量呢?由于我们对这个如此简单的观念的理解如此的少,所以这个问题实在引人注目。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是标准模型中一个叫“'''希格斯机制'''”的思想。根据这个思想,整个空间被一个所谓的“希格斯场”所充满,粒子通过与这个场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与希格斯场相互作用强的质量就大,反之质量就小。这个希格斯场至少联系一个新的粒子,我们叫它希格斯玻色子。如果这样的粒子存在的话,LHC 就可以探测到它。 另一个疑问是关于四种力为何存在的。当宇宙诞生不久,还没变冷的时候,可能四种力的行为是一样的。粒子物理学家希望找到一个单一的理论体系来证明它,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在 19 世纪 70 年代,电磁力和弱力已经被统一为一个单一的理论。几年以后,这个理论被一场在 CERN 举行的、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验所证实。但是,四种力中强度最弱的引力和强度最强的强力还是水火不相容。力的统一暗示的一个流行的观点就是超对称(简称 '''SUSY''')。超对称预言,每一个已知粒子都有它的超对称“伙伴”。如果超对称是正确的,那么这些超对称粒子应该会在LHC中被找到。 '''反物质'''给我们出了另一个谜,LHC 能够帮助我们解答它。我们曾经一度认为反物质是物质的完美镜像。如果你将物质替换成反物质,然后在镜子中观看结果,你不会察觉与正常的有何不同。现在我们知道,这种镜像是不完美的,这就导致了物质与反物质之间的不平衡。LHC 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反物质镜子”,能让我们用至今最严酷的实验来检验标准模型。 这只是[http://public.web.cern.ch/public/Content/Chapters/AboutCERN/WhyStudyPrtcles/UnveiledMysteries/UnveiledMysteries-en.html LHC能够回答的一些问题]。历史证明,最伟大的科学进步往往是无法预料的。尽管我们有一个建造LHC的绝佳理由,但自然总是出人意料的。 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就是LHC会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看法。 ===LHC 的运转=== 由于需要同时对两束粒子进行加速,LHC 实际上是一台“二合一”的机器。它将会包括被包裹在同一个套子和低温保持器里边的两套超导磁铁隧道(环)。这种独特的构造不但节省空间,而且帮我们节约了经费的 25%! [[Image:Magnet-section.jpg|frame|center]] 两个环会被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PS)送出的预加速到 0.45 特电子伏的质子所充满,然后将这些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拥有 7 特电子伏的能量。 [[Image:Collhc2.gif|frame|left]] 我们所说的“质子束”实际上是连续的许多被压缩的质子群。这两个 LHC 的粒子束会有 2853 个含有 1001 个粒子的群组成。 一旦能量达到 7 特电子伏,两束粒子束会进行长达几小时的反向绕行。在这段时间里边,粒子会在 LHC 中作 4 亿次绕行。这真的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每一圈,粒子束会被强迫在指定的、放有探测器的地点碰撞。 在 10 小时以后,粒子束会丧失大部分能量,所以 LHC 必须重新清空并注入粒子。 ===技术挑战=== <br><br> ==LHC@home 项目主旨是什么?帮助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模拟粒子在 LHC 的管道中回旋运动。== ===SixTrack 程序简介=== ===LHC@home 项目介绍=== ===LHC@home 项目历史=== <br><br> ==为什么物理学家们需要加速器加速粒子?再次创造出和早期宇宙相似的环境条件。== ===物理学家们为什么需要粒子加速器?=== ===精细的显微镜=== ===一台粒子加速器是怎样工作的?=== <br><br> [[Category:LHC@home]]
返回
LHC@home:项目背景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关于我们
教程指南
文献资料
项目介绍
程序下载
分布式论坛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