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3597|回复: 3

科普: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7 09: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
     山坡羊①潼关②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③潼关路。
  望西都④,意踌躇(chóu chú)。
  伤心秦汉经行处⑥, 宫阙⑦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
  ① 山坡羊——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才是标题。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③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④西都——陕西长安,是汉代的西京。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⑤踟蹰——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
  ⑥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京城咸阳,西汉(前206-25)的京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⑦宫阙——皇宫建筑。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

张养浩晚年在陕西赈济饥民时,写了九首怀古曲。这是最有名的一首。起句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气势飞动。作者纵笔酣写山川的壮美,赋于它以强烈的感情。沉郁的声调,产生闷雷滚动般的效果,使人心灵震撼。 “ 山河表里潼关路 ” ,突出写潼关的险要。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次关系着兴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从潼关向西, “ 望西都,意踌躇 ” 。长安是好几代王朝的首都,作者登高伫望,思古之情油然而起。 “ 伤心秦汉经行处 ” 两句,是说遥望那片秦代人、汉代人乃至历代人曾经走过的土地,不禁感慨系之。诗人感到,历史在他面前一页页地翻开,无情地宣示王朝更替不可避免的现实。此曲迥异于其他诗作,在于它不只是一般地抒发兴亡之感,而且一针见血,揭示出兴亡后面的历史真谛: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这八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从诗人对百姓的态度,回应起首两句,当可理解为甚么他在雄壮的山色面前,抚今追昔,显得心情沉重,郁勃难舒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797398.html?fromTagli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09: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解“兴亡百姓苦”的历史命题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page=1#6384002
610 次点击
0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核潜艇 于 2010-8-10 22:53:5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中间地带

《公权救济论》认为:因为公权救济公民的人权,国家才被公民允许存;因为公权致害公民的人权,国家就会被公民灭杀。

然而自古以来,国家军队的第一责任,是踢翻本国全体国民,并踏上一只脚,让公民不得翻身;国家政治法律的第一任务是帮助国家管治公民。总之,国家和公民是历史传承的地主和佃户的关系,地主家的打手护院门楼家犬是警戒压制佃户而存在,国家的州官狱吏政法军警,是警戒管治公民而创造。

国家利益独立于公民利益之外,100%取之于公民,日耗粮食万斤,美女千名,布匹牛马等无数。此等天文数字的财富消耗,国家日日取之于公民,国家月月索取于公民,国家年年掠夺于公民,而使公民群体无反手之力,无反口之言,无造反之心,实属一道历史命题。

国家如何解决这道题目呢?

国家把宏观上掠夺公民财富的问题,转化成微观上的公民生死问题;用公权救济理论翻译一下:国家把宏观上公权致害公民人权问题,转化为微观上公民的私权救济问题。公民私权救济的本领大小,取决于公民的货币支付能力,这样公民的生死问题就和货币支付能力死锁在一起。

货币是谁造出来的?货币到底造了多少?货币印刷出来干什么用了?就是国家的家务事,公民就丧失过问的权利。为了取的货币以谋求活命,公民就必须有求于国家;国家要消耗人类最精华的粮食美女布匹牛马等,就有求于公民,似乎供需平衡了。

公民的一生,就是不断用青春劳动换取货币的一生。换取来的货币,用来支付馒头婚丧嫁娶等人生费用。这就是私权救济逻辑:倘若没有货币,就没有办法买馒头吃,不吃馒头就死;抢馒头派出所抓你,打垮派出所后公安局抓你,打垮公安局后武警抓你,打垮武警后军队抓你.....除非你支付货币。人生的所有私权救济逻辑都是这个逻辑,无一例外。

当公民被生死问题弄的焦头烂额,终生被私权救济逻辑所奴役的时候,国家就成功解决了那一道历史命题:日日月月年年掠夺于公民,而公民无反手之力,无反口之言,无造反之心。“遍身萝绮者不是养蚕人”是国家一手愚弄公民的经典逻辑。

国家兴,则国家通过把公民的生死问题和私权救济问题,死锁在一起,奴役公民。

国家亡,则国家直接把公民的生死问题,纂在手心里,奴役公民。

故:国家兴,百姓苦;国家亡,百姓苦。

国家或兴或亡百姓苦难的第一原因,是国家的公权致害。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就是公民逐渐摆脱国家奴役并管治调教国家的历史。

由于国家以公权致害立足,一般不过二三百年国家便会暴毙身亡。国家更替给公民集团造成的财富损失太大,智慧的公民群体便保留国家的外壳,让作为国家内壳的政府突然死亡,这就是政府的任期制度,以阻断公权致害的连续性,把公权致害扼杀在潜伏期。

为了保障公民权的茁壮成长,公民群体把公权救济和公民权锁拷在一起,基本的公民生死权和健康权,以各种名义名称和公权力挂钩,比如刑法保护的生命权,各种社保等等。

然而,私权救济仍然是公民权的最终保障。公民仍然要依靠私权救济,把自己的生死问题和货币支付问题死锁在一起,国家幽灵仍然是公民头上挥之不去的阴霾,私权救济之路上注定白骨累累。

当公权救济和私权救济双星闪耀,当公民权和私权救济不再死锁,当公民权从国家破茧而出,国家兴百姓苦国家亡百姓苦这道历史命题就灰飞湮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0: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伟人毛先生也说过,文革,7、8年来一次

也就是7、8年夺一次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9-30 23: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4-9-29 17: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