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2798|回复: 1

一个金融掮客的自述:大型企业是如何倒闭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1 16: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金融掮客的自述:大型企业是如何倒闭的?仙逸 · 2018-05-19 · 来源:经济观察研究院  





  在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小说当中,金钱曾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葛朗台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玩、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
  “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在现实当中,也同样有人为钱而迷失,在资本掮客老周的故事当中,一个真实的金钱的世界展现在大家面前。
  老周其人
  近期,资本掮客的日子不好过,其中包括老周,可谓是倒霉透顶。
  让我们来看一下老周的故事。
  老周大名周明,小名“周扒皮”,资本圈的老人,不过性格很独,从来独来独往,他不喜欢那种所谓的小弟以及所谓前呼后拥的感觉。
  为啥,因为他做的是资本掮客的生意,不需要太多人
  “我们这个业务,说好听点叫做财务顾问,说不好听点就是拉皮条,或者是资本的寄生虫。不过,我只做债权融资,这一片的企业,上到创始人私生活,下到财务总监的性格癖好,我都门儿清,经营情况就更不要说了。”老周很喜欢这个工作,高度私密,高度信任,然后又利润可观。
  老周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金融专业毕业,曾在银行工作过,不过,不喜欢银行的工作环境,压抑,老周就开始下海了。
  “资本圈特别喜欢用浮躁两个字给企业定性,可是我觉得都是偶然。国内很多金融机构,这个集团,那个集团,其实做的无非就是钱的生意,在中国的资本环境,成功了就是英雄,多元化的典型,失败了就是不务正业,拿出去枪毙,所有一切评价的标准都是以成败论英雄,根本不看过程,我特别不喜欢,更不喜欢中国很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论家,所谓的评论家。”谈起金融圈,老周自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老周的生意是如何开始的呢?
  自然,刚入行那会,老周哪里有认识资本圈的这么多人,也不知道钱在哪里。
  老周记得,2008年,那时候,他不顾父母的反对,硬是辞职下海了。
  但那时候整个市场冷冷清清,就跟现在有点差不多。
  老周身边所有人到处都在说,“没钱,钱都去哪里了?”
  于是,老周只能帮朋友跑跑银行的关系,这个关系老周还是有基础的,然后找一找他身边的土豪朋友借钱。
  业务开始的并不容易,后来老周才知道,2008年年份不好,美国闹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他们这个行业。
  然而,一年之后,老周的机会来了。
  “很多人都说金融圈是浮躁的,十年下来,我感觉也是有那么点道理的,哪怕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会被冲昏了头脑,因为我的产品就是资金。2009年以后,各路资金突然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冒出来。有土豪炒房赚到钱的,有国企的低价资金流出来的,也有有银行东转西转出来的资金。满大街都是钱!”一年以后,老周发现遍地都是钱,当然,也跟他入行久了,有了人脉有关。
  老周后来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是道上的兄弟,当然有白道、黑道,也有中间道,有的去做股权、炒股等等,有的做债券,统统都经过各种途径暴晒在阳光之下。
  当然,有个别的走了黑道,继续放高利贷,这些黑道上的人不太相信所谓的“正人君子”。
  也有个别犹豫的走了灰道,对,是真正的灰道,比如信托、理财···这些,还有通道业务,资金来源全部都是民间资本,只是为了合法而已。
  这让老周兴奋不已。
  甚至有的时候他会惶恐,甚至不知所措,这也来钱太快了吧。
  在老周的圈子里,原本不起眼的小伙子,一年没见,就开豪车、买豪宅。让人眼红不?你会发现读书所学都被颠覆了。有时候会怀疑,到底是什么错了?常识错了,还是现实错了。那些敢于上杠杆的穷小子,一夜之间,豪宅、豪车,这叫那些从作坊起家的企业家怎么会不眼红?
  “你说我们做资金的人感觉到了这股风,企业家难道会感觉不到?有说能够抵挡这个诱惑呢?”这是老周多年的心理话。
  老周身边的故事:那些下海的企业家们
  做的久了,老周见惯了各式各样的人,他尤其为那些企业家可惜。
  “我们跟企业家不一样,我们不是企业家,我们永远都在以成败论英雄。面对企业家的惨剧,我们只能表示可惜。“老周表示,他们按照规则行事,对于失败的企业家,他也替他们感动可惜。
  A企业及王麻子的故事
  企业A及企业老板王麻子的故事让老周印象深刻,只是老周记不清楚他的真名了。
  王麻子的企业A上市那会儿,融了几个亿,这可把王麻子兴奋坏了。
  于是,他更加激进,拼命的努力扩张,反而比以前更努力的做企业了,有时候老周真觉得王麻子活的真累。
  ”你说上市了,老板也功成名就了,躺在功劳簿上衣食无忧下去多好,然而王麻子几乎相反。不懂,真的不懂。”老周理解不了这些企业家,或许,这就是企业家性格吧。
  当然,这是一件好事情,勤奋并不是问题。
  问题是,后来的王麻子失去了自己。
  刚开始的时候,王麻子是准备按照上市计划进行主业扩张的,只投资与企业相关的主业。
  然而,此时的他像是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上市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上市前,整天就是怎么把业绩做大,然后IPO,生活及业务都很单调,从没想过并购啊,投资等事情。上市后,感觉自己是世界的王,来拯救行业了!什么都想投、什么都想插一脚,钱有了,投资、并购都可以做了,于是,拼命的想买买买,投投投,今天想举牌上市公司、明天想出海并购行业老大。
  这或许就是人的欲望吧,老周理解这个心情。
  他经常见到很多老板说,如果当时下手买了那家公司,现在就净赚多少。然而,这些土豪老板根本不知道资金出海是要经过层层审批,几个亿的资金出海,大概也要1个月左右等等。而且几个亿买盘出现,标的股价也会飙升的。
  “总之,这些人就是各种不懂金融,各种很容易记住自己错过的机会,忘记自己躲过的坑。心态变了。”
  最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A在激进并购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学习标的企业XX上市公司陷入空前的危机,股价暴跌90%,而且还继续腰斩,这让王麻子慌了手脚,赶紧刹车,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原本这家蒸蒸日上的企业,后来因为资金紧张不得已找到了老周。
  但因为缺口过大,时间紧迫,不得已,老周帮忙牵线了高利贷。
  辛苦干了这么多年,王麻子的心血就这样白白流失了,企业A就这样走上了不归路。
  “看得多了,也就习惯了,领导人的心态一旦偏差了,企业自然就偏差了。”老周最近开始反思自己,到底是对还是错?
  B企业钱多多的故事
  企业B在浙江,老板外号“钱多多”,算是一名幸运儿。
  据B说,浙江省95%的上市公司都是盈利的,然而B公司所在地有11家上市公司,有5家却是亏损的,为啥呢?激进扩张。
  当然B是例外。
  “我们小时候如果不激进,如今早就消失了,早期竞争非常激烈,千八百家作坊一拥而上,那个场景真的不敢相信。”钱多多告诉老周,如果不激进,他们早就被消灭在手工作坊里了。
  然而激进也让B尝到了苦头:
  B公司从2010年开始在我国北疆进入光伏项目,全国各地大干快上做光伏项目,供过于求,结果2013年无锡尚德破产,整个行业一片哀鸿遍野,到了2017年得益于多晶硅价格回升,才勉强盈利。可是,整个集团据说累计投资70个亿,70个亿变成厂房设备躺在沙漠里,动弹不得,谁去接盘?只能靠借旧换新不停续命了。
  “当初B公司老板要去投光伏,他们投的理由我是知道的,国家支持、地方鼓励、行业未来大好。地方政府更是开出橄榄枝,拍着胸脯答应扶持!有了这四点,为啥不干呢?”老周回忆说,然而,钱多多看到了长期的机会却没有看到长期的困难,自有资金填了大坑进去,整整7年没有盈利,这个成为B公司最大的坑。
  甚至,2017年,B公司还要去买一家国有的巨额亏损的企业?花费了5亿元,可是实际买来的资产是-3亿元!资不抵债的。这些钱哪里来?还不是借来的。明明知道是窟窿还需要去借钱往里头跳,为什么?因为停不下来了。停下来,所有凝聚的力量就会消失。政府支持会消失、机构支持会消失。只有在不停地运作中,凝聚这种支持,不然!停下来是多么可怕。
  “钱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如果换气没换好,企业就容易倒掉,有时候看一些企业虽然赚钱,但是如果没换好气,一样倒闭掉。对于亏钱的企业更是如此。企业B就是如此,亏了那么多,如何活下来,只要不停的借旧换新,让利润慢慢填补。”老周反思企业B。
  当然,钱多多既然叫做钱多多,自然不是浪得虚名。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管理能力也非常强。
  然而,自从2010年之后,他就开始不停陷入了融资的漩涡,可能员工不知道,然而作为企业创始人,他心里其实季度没有安全感,特别是年底资管新规出来,和几个可能买债的购买人聊了一下,他总是感觉企业的现金流随时出问题,极度悲观。
  “钱多多的企业做大了,自然追捧的银行及政府比较多,其实用高利贷的钱不多,所以他们还算幸运,没有人敢把他们怎么样。他背着的债都是正常利率的,债主都是大机构不会拿刀上门砍你。这时候还可以谈,政府还能出来保你,一旦惹上了政府管不到的民间资金,那就完蛋了。“老周表示,他还曾找钱多多谈业务,上门去兜售资金,但被钱多多老板拒绝了。
  因此,有的时候,老周挺佩服钱多多的,能够把钱这个事情想明白,禁得起诱惑。
  C公司的故事:高利贷这个毒品
  C公司老板与B公司钱多多完全相反。
  老外外号“江湖雷”。
  既然号称江湖人士,自然老板的性格是江湖义气多一些,非常好面子,因此,他觉得公开融资非常麻烦而且会打自己的脸,所以在公司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他选择了高利贷。
  “他对未来预估不足,以为熬一熬就过去了,然而没想到后来一切没有那么容易。”老周表示。
  都是江湖人士,老周自然明白,高利贷是毒品,刚开始是成本12%一年,接着就是15%,接着24%····利滚利。
  于是,江湖雷总是处于偿付利息的怪圈当中。
  “明天就要付款了,哪怕是1%一天的资金成本,他们也要借呀,不然明天资金链就断了!压垮企业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不断累计的资金成本啊。”老周叹气说。
  江湖雷最可惜,最终不堪重负,从高楼一跃,一了百了。
  “我觉得他们是运气不大好,同样的事情,2015-2016年其实有一段时间比现在要更严重,有一次我就在大街边上谈成了一个亿的优先级资金,金主实业收手,借给人炒股约定12%的利息,到了平仓线金主可以平仓。就在路边说了一个小时就搞定了,很不可思议吧?但是这样的场景企业都能熬过来,然后通过购买地产小赚一笔,收手!解套!
  或许现在比去年还要更严重吧——所有的机构都不放款,钱都消失了!”老周的业务如今也开始惨淡,于是,老周干脆歇业放假了,“反正干了那么多年,也真的是累了。”
  只是,回顾过去多年的经历,老周很多事情没有想明白:
  比如,这个世界怎么如此奇怪,你看着这些企业借钱、还钱、借钱,不停循环,我们中间人就是蚂蚁,不停把钱搬过来、搬过去。偶尔会想想为什么?意义是什么?有时候自己会想,如果我是金主,我会原意借钱么?不会!危险很大,可是就是看着这些企业熬过来,负债、上市、融资、逃离升天,这真的是颠覆自己认知。有一些,明明很老实的企业家,当然不知道的是因为失败了才老实还是因为老实才会失败,就那么一口气没有缓过来,一辈子倾家荡产。
  比如,钱到底从哪个环节开始消失的?
  “钱只要在滚动,虽然只有一张100块,但是如果他能一天内滚动10次,经过10个人的手,实际产生的效益就是1000块,可是一旦某个环节卡住了,某个人想,算了,我存起来放在床底下吧,这100元实际从流通市场消失了。”老周简单介绍说。
  到底是哪个环节呢?老周一直想不明白。
  然而,资本始终是资本,不带有任何感情。
  犹如欧也妮·葛朗台被钱迷惑的父亲,作为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在他眼里,女儿妻子还不如他的一枚零币。
  这就是资本的魅力……
  现在,真的越来越像1995年了!
  作者:张峻恺
  “现在真的越来越像1995年了!”五一回家的时候,刚看完资管新规的父亲突然和我来了这么一句。
  父亲是老银行出身,亲身经历过1995年的银根紧缩导致的资产暴跌。
  “前一段时间已经有人喊出了‘地产无周期’,现在媒体又开始粉饰资管新规延时执行是利好股票房地产,在我看起来,这份文件只能证明国家对表外归表要到期严格执行的决心,喊‘无周期’和‘利好’的人真的是太年轻,完全没有经历过1995年银行整治表外资产带来的房地产暴跌和国企人员下岗的疼,纯粹的短视和自大!”
  的确,经历过1992年到1998年那一波周期的人,假设1992年大学刚毕业,到现在也已经快到了退休的年龄。由于爷爷是老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参与过某银行市级支行的组建工作,所以家里一直对经济对银行的冲击比较敏感,根据温铁军教授的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出现过“八次危机”,平均八年一次,中国经济明显存在着周期。在这八次危机中,部分危机是输入型危机,也有部分是外向型危机,每一次危机,最直接的冲击就是我国的银行体系。
  “我们来数数最近发生的国内外事件,真的都能和1995年对应得上。”
  父亲把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和1995年前后的事情一一对应了一下。
  “近30年来,我们是第一次又进入表外整治的周期阶段,这几年,特别是2008年之后,银行搞的表外创新,影子银行,本质上就是我们当年为了躲避监管、追求利润打的各种擦边球,到最后都是要进行违规清理的,否则到最后都是银行风险。现在国家公布出来的100万亿资管中,银行表外资产大概有20-30万亿,但是也有国外的统计估计银行表外资产有60万亿,还有最离谱的统计超过了100万亿,不管国外的统计口径,即使是20-30万亿,相对于银行80万亿的资产,这个比例也是和1995年比例相当的。”
  父亲把所有八次危机列出后,这样总结1995年和现在的相似性。
  “当然,我国现在的国家实力要比过去都要强大多了,当年外汇储备只有700多亿,现在我国已经有3万多亿了,当年由于没有经验,油门和刹车都用力太过猛了,我也相信我们这届政府有能力在3年内完成表外资产的整治工作,至少我们现在的手段也多了很多,可以用半脚离合加油和刹车。”
  由于我的好奇,后来跟父亲进行了一次长谈,并把当年的情况整理成了以下文章,由于年代久远,有些事情时间上可能有出入,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历史。
  南巡讲话引发广东银行金融表外创新
  1992年8月某天,刚升任信贷科科长的张主任接到建设银行广东省F市分行的会议通知,要求研究如何通过金融创新落实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
  在那一年的春天,小平同志刚发表完南巡讲话,特别要求广东要“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抓住满足人民的“票子、车子、房子”。
  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广东一下子就掀起了下海热,经商热,F市在广东当年算得上是个工业大城市,但是在这波经济改革高潮开始几个月,银行就已经遇到了信贷瓶颈。本次会议就是要研究如何通过金融创新,突破银行准备金限制,突破监管,释放更多的信贷规模。
  “我知道珠三角地区已经很多银行开始开公司了”,分行李行长在会上说道,“这些公司通过账外经营表外吸纳存款或者从银行获得贷款再放贷,通过这种金融创新可以释放大量的信贷规模,其实我行也可以学习一下嘛!”
  张主任回答到:“我们的一些县支行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但是这样是属于违规操作的,我们一直在打击这些帐外经营业务,如果鼓励下面的支行开展业务,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小平同志都说要解放思想,敢闯敢干,我们就这么办吧!”李行长在会上就这么定下了鼓励帐外经营创新业务的基调。
  在F市支行决定放开表外业务后,各支行纷纷以支行或者行长个人的名义办起了自己的公司,这些公司,打着银行的旗号,一方面从银行获得正常贷款,另一方面向他们认为的优质客户发放高息贷款,当年银行基准利率在9%左右,而通过表外的资金成本基本都在20%以上,根据张主任后来的回忆,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房地产开发,国企和民企一起炒楼炒地皮,还有部分资金流向一些外贸公司,这些公司大部分从事的都是些走私汽车、家电的业务。
  1992年,在经历了1988年来价格冲关失控和经济滞涨的阴霾后,广东人民总算感觉到了经济在逐步繁荣,街上的餐馆每天都人满为患,家电等高档商品开始变得抢手,广东各地到处可以见到正在开工的建设工地。
  渐渐的,张主任信贷科长的位置也成了香馥馥,从此下馆子再也没有自己埋单,因为经常会有各种“老板”找多样借口出入各大饭馆为的是和建委、海关、银行等各种政府关键部门人里混个脸熟。张主任也隐隐担忧,在F市的帐外规模越来越失控,江门开平银行也爆出某银行行长拿了一个亿出逃国外的新闻。
  到了今天,这类帐外经营业务有了个新的名字“影子银行”。
  海南房地产崩盘,广东继续高歌猛进
  在小平南巡讲话仅仅一年后,中央就已经感觉到经济过热甚至有些失控的风险,为了防范风险,刚升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1993年8月火速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上任后首要任务就是要控制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特别针对海南省发布了“十六条”,禁止全国资金流入海南省,当年全国银行业每年有超过400亿元资金流入海南,这个小岛上最多曾容纳1600多家金融机构,2万家的房地产公司,1993年海南省的平均房价已经到了7500元一平方。
  在朱镕基收紧银根后,潘石屹、冯仑等人迅速撤离,一路高歌猛进的海南房地产热顿时被釜底抽薪,海南省在不到一年间,“烂尾楼”高达600多栋、1600多万平方米,闲置土地18834公顷,积压资金800亿元。
  相比于海南的一片狼藉,广东省的房地产业务却还一路高歌猛进,海南的房地产崩盘影响只流传在一些街头巷议中,朱总理虽然控制住了银行的银根,但是却控制不住广东银行的创新精神,银行帐外资产到底有多少估计哪一级的银行领导都说不清楚。
  1994年9月某天,张主任的朋友朱老板来到了建行信贷科办公室内,朱老板是张主任三下乡时候的“场友”,回城后在F市委帮市领导开车,下海后开始做房地产生意,在这两年赚了不少的钱,朋友们一直开玩笑说,朱老板是我国最成功的三大司机之一,其他两人是许老板、马老板。这天朱老板过来的主要任务,是想让张主任想办法搞掂500万的贷款。
  “我准备在L市搞块地”,朱老板意气风发的说道,“L市这个地方未来房地产大有可为,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很快就上了,熊猫汽车城也已经开工了,还听说李嘉诚真准备过来开发港口,估计到明年,L市房价又可以翻一倍。”
  张主任:“你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在F市开工的项目已经超过1千万了,现在国家正在收紧银根,我这边可能很难搞掂这笔贷款了,但是你真的不害怕风险的吗?”
  朱老板:“怕个球,广东是什么地方,市场经济发达,能和外省那些穷鬼比吗?1988年国家搞价格冲关,全国人人抢物资,在广东,屁都没响一个,人们该吃吃,该喝喝,广东人钱多,不要拿别的地方说事。”
  像朱老板一样依然激进的广东房地产商不在少数,他们的逻辑无非两个,一个是商品房改革释放的刚性需求,第二个就是强调广东经济的特殊性。在朱镕基收紧银根的第二年,国务院三令五申强化金融监管,但是仍然无法熄灭广东的帐外经营,一方面帐外的规模已经大到无法停止,另一方面帐外业务让银行某些人获得巨额的个人利益。
  那一年,朱老板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旁边买了一套新房子,9000元/平方,而张主任当年的工资只有600块/月。
  王行长火速上任建行,帐外经营业务得到控制
  1995年2月,刚过完春节不多久,张主任就接到省行通知,新任的建行行长视察广东,召集各地市信贷线条骨干到广州参加会议。
  由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分工定位中,建设银行主要是为基建和房地产发放贷款,表外问题比较严重,为配合朱镕基的信贷整治,刚上任人民银行的他又被火速调回建设银行当一把手。
  当年在朱镕基的紧缩下,银行基准利率从9%涨到10%,但是依然无法控制住广东省的经济过热。
  印象中,当年的高层领导演讲都要对稿件念,但是张主任回忆,王行长的风格很不一样,大会讲话基本脱稿,演讲有激情又逻辑严密,在省行的会议上,王行长首先肯定了广东员工的成绩,但更重要的是再三强调未来要规范经营,并传递了接下来要重点整治建行的表外业务。会后,王行长很亲切的和各人握手,并和张主任等人合照留念。
  会上亲和的王行长,会后却是雷厉风行,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他对广东省各级支行痛下杀手,从省行到地市支行再到县一级的支行,王都亲自过问处理和裁撤违规行长。
  当年建行全省的存款规模大概在70亿左右,从1993年底到王行长查表外前,各市县支行开始只是把一些无法回收的表外业务上报给省行,一些支行认为能回收的表外业务尽量隐瞒在本行内,甚至继续通过创新开展各种表外业务逃避监管。在王的狠逼之下,全省的表外业务逐步被控制,并最终清查出的表外规模大概在30亿左右,已经大大超过了建行30%的准备金规模,但在王的强压下,依然坚持让表外业务并入表内,希望在控制表外新增的基础上,用未来建行增长的规模逐步消化掉存量的表外业务。
  L市建行出现挤兑,留下一大片烂尾地
  1995年11月某天夜里12点,正准备休息的张主任突然接到了单位的电话,说实话,这些天张主任已经被单位的各种大会小会清理检查搞得很烦,几个县支行行长已经被裁撤,张主任还听说同事潘行长因为无法按期支付湖南省的拆借资金突然在前天下班途中被跨省扣押了,李行长在本次表外清理中也受到了牵连被留任调查,但这次半夜的来电好像和检查无关,只听见电话那头说得简短和急促:
  “赶紧回来支行,我们已经调集了一大笔现金,你们几个一起押运到L市!”
  张主任深夜赶到银行仓库的时候,只见到一排排的百元现金占满了几面的仓库墙面,这时正在紧张安排现金装车的李行长走过来说:
  “听说L市建行那边多个房地产开发商出现了资金断裂,但不知哪里传出的小道消息说L市各银行都快没钱了,今天白天各大银行门口老百姓都在排队取出存款,下午接到省行通知,要各地马上调集存款运往L市,不然明天L市建行一开门就要关门了!”
  根据张主任后来回忆,这次L市的银行挤兑可能是我们有生以来看到过的唯一一次四大银行被挤兑。在解决了L市建行的资金问题后,F市建行在L市的多块房地产投资也变成了坏账,张主任到L市镇清理坏账的时候,满眼看到的只是L市到处的烂尾楼盘,有些地,在还没有任何动工前,就已经被转手了四五次,有些地被重复抵押,还有些开发楼盘,拿来给银行抵押的地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当然,L市只是整个银行系统问题的一小部分。
L市在1995年烂尾楼遍地
  1995年之后…
  1995年后,中央本想让各银行逐步自行通过新增存款和利润来消化掉表外资产,各银行之后进入了存款大战阶段,各银行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找新增存款,这一点和现在各大银行都在上浮利率抢存款很像。
  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银行业务刚有些好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又接踵而来,出口直接萎缩60%,大约有3000万产业工人失业回乡。银行和房地产的日子在那几年就一直没有啥好日子过,银行在那几年大量的要求员工下岗内退,或者买断工龄。
  各大房地产老板开始破产和跑路,整个广东烂尾楼遍地,银行实在是无法自行解决自身问题,最终中央在1998年为银行直接拨款2700亿元来解决银行的缺口。在接下来的5年内,中央陆续给银行输血超过了3万亿,并对银行进行了改制,把原来的专业性银行改制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并做好资本市场上市的改制工作。
  1995年到2004年间,各大银行成立了各种资产管理公司,对于银行表外和坏账资产进行了大量的剥离和打折处理,有银行关系的人在这一轮资产处理中发了大财,李行长就在这轮资产处理中下海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发了大财。
  这一点,也和现在很像,各大银行已经开始逐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这一轮资产剥离,估计又是一轮新的财富机会。
  朱老板在广州天河的房子价格经历腰斩再腰斩,直到2007年下一次金融危机前才回到1994年的价格。之后的事情,估计大家都已经有了记忆。
广州最出名的烂尾楼,直到2009年才完工
  银行和房地产的好日子,直到2004年我国加入WTO后,才真正重新的好转,并迎来了银行和地产的“黄金10年”,张主任后来总结到,真正的社会财富,其实来自于生产力的提升,而不是资产的泡沫,中国加入WTO的十多年,国外带来的技术和市场才是我国财富的来源。
  朱老板在1995年后消失了多年,张主任再见到朱老板是在2010年,朱老板儿子大学毕业的时候,朱老板给了他儿子500万,但是建议儿子不要买房。
  总结
  今年3月达里奥来中国演讲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他财富的秘密就是来自于“周期”,政府就像一辆汽车,每次加油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刹车。但是周期有长周期和短周期之分,短周期大概3-5年,长周期大概60年,大部分人感觉不到周期的原因是因为,你活的不够长,无法感知到长周期的存在。
  谈到我国的债务风险,达里奥对我国应对风险的能力可以说是赞不绝口,和资管新政的要求一样,达里奥也认为我国可以在三年内解决风险。
  接下来的事,也许我们应该有信心的小心谨慎观察。
  (文章来源:商界新媒体/商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4-4-19 02: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