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注册用户
搜索
查看: 4478|回复: 7

【科学网】郭守敬望远镜观测数据对外发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7 14: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网】郭守敬望远镜观测数据对外发布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9/282587.shtm

郭守敬望远镜(即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中星仪式主动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它创造性地应用主动光学技术,实现在观测中镜面曲面连续变化,不同瞬间是不同的施密特光学系统,突破了望远镜大口径与大视场难以兼得的瓶颈,实现通光口径最大4.9米,视场直径最大5度,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即大视角)望远镜,也是世界上新型的可以实现10米以上更大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的最好方案。



PS:就是那个当年在物理书上出现的彩色想象图的实物啦!

数据下载:http://data.lamost.org/pdr/http://data.lamost.org/pdr/cas/search

评分

参与人数 1基本分 +2 收起 理由
草木茂盛 + 2 灰常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23: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这货出来的时候基本上就没多大用了。建成太晚,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其他望远镜已经完成了北天天区的巡天任务了。。。所以CAS那帮人又在国际上商量要不要在南极再盖一个LAMO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23: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Stella 发表于 2013-9-17 23:11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这货出来的时候基本上就没多大用了。建成太晚,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其他望远镜已经完成了北 ...

北边望远镜是不少,尤其北美和夏威夷;现在都跑南美、澳大利亚还有南极建去了;国内貌似在南极冰盖上有一些观测设备,不过好像是针对宇宙射线观测的。

PS:记忆有误,不止有射线观测,已经筹备成立了中国南极天文中心,搞了不少设备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01: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ella 于 2013-9-18 01:16 编辑
swh@home 发表于 2013-9-17 23:33
北边望远镜是不少,尤其北美和夏威夷;现在都跑南美、澳大利亚还有南极建去了;国内貌似在南极冰盖上有一 ...

南极那个啊,一开始是搞了一个由4个小望远镜组成的小望远镜阵,用来做变星的观测。然后本来还打算做红外,结果探测竿架不了那么高==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而且数据很难传回来。我记得是我上初三时听的报告,那个时候domeA的望远镜阵刚弄没多久,说是一天只能传10M回来,大部分都要写在硬盘里,供电靠柴油机。。。宇宙线观测主要是还是用和日本合作建设的羊八井观测基地。那边的宇宙线观测比较有优势。
其实南极又能如何,中国到现在都不发展空间望远镜。好不容易搞了一个太阳观测空间望远镜,到头来又取消了
西藏选址选了都几十年了。。有什么用。。FAST项目我走之前听说还在和钉子户谈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09: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口径与大市场是可以兼得的吧?高倍率与大视场才不可兼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09: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ella 于 2013-9-18 09:56 编辑
前朝遗少 发表于 2013-9-18 09:42
大口径与大市场是可以兼得的吧?高倍率与大视场才不可兼得

你先研究一下反射望远镜的成像再看看能不能做到大口径和大视场兼得吧。。。哪怕技术上能做到,成本也是毁灭性的高,完全不会建造的。反射镜问题很多的,主副镜的比例,镜面的曲率设计,像散,彗差,球差,场曲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只有光轴附近的像比较完美。离光轴越远成像质量越差,甚至有的系统下离光轴稍远就完全不能用了
因此lamost采用施密特系统的5度视场算是相当不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0 14: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我看成郭敬明望远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官方淘宝店开业啦~
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基金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 ( 沪ICP备05042587号 )

GMT+8, 2024-6-26 07: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